第K03版:经开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开区国际陆港
“聚郑州”成效显著
经开区各办事处生态绿化多点开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港一体 融通国际
经开区国际陆港
“聚郑州”成效显著

■经开区“十二五”发展回顾系列报道之国际陆港

经开区国际陆港

“聚郑州”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郑州国际陆港风生水起,这让不沿边不靠海的郑州由内陆变成了前沿。

5年来,经开区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国际陆港整体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及各类口岸建设,积极与国内外重要海港、空港对接,不断优化国际国内货运网络,打造了一个集海陆空铁功能枢纽于一体,多功能、全要素的对外开放高地,为把郑州建设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记者 李冬生

国际陆港 多式联运

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优势,2013年5月,经开区启动国际陆港规划建设,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国际陆港建设已初见成效,形成了与郑州航空港一体联动、相互补充的陆上交通枢纽,初步发挥了“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作用。

去年4月份,中部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主体建成并开始运营,这一综合性海关监管场所通过整合监管资源,优化监管流程,实现了中心高效运转、运行成本较低的目标。同时,铁海联运中心的投入运营,也实现了海港与陆港的一体化操作。

如今,国际陆港已实现海港与陆港卡口互联、无缝衔接,通过与国内外重要海港、空港进行对接,初步构建了公、铁、空、海“四港一体”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规划建设 快速推进

要使国际陆港发挥出最大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完善。“十二五”期间,经开区加快推进国际陆港配套设施建设,陆港区域内部及周边道路工程基本完工,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内外通达、设施完善的路网和配套体系逐步形成。

大口岸带动大发展,依托郑州国际陆港,我市相继获批建设汽车口岸、粮食口岸及国际邮件转运口岸。据介绍,陆港商务中心项目、汽车口岸项目均具备开工条件,粮食口岸项目也已完成规划。目前,汽车口岸已实现常态运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已有200多辆进口汽车通过郑欧回程班列抵郑清关,而邮政、粮食口岸也都成功完成业务测试。

“十二五”期间,国际陆港港口的集疏功能逐步增强,2015年完成货运吞吐量10万标箱,陆港核心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为其“十三五”时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放引领 平台跨越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郑州国际陆港以打造铁路国际枢纽口岸为目标,全面完成陆港区域内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陆港保税物流中心的申建工作,建成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和汽车口岸,并投入运营;实现全年进口整车1000辆,力争国家批复平行进口车试点;粮食口岸上半年开工建设,通关运营粮食10万吨;加快口岸招商工作,力争新引进贸易企业50家以上,同时,开工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第二到发线,整合中铁联集、中铁快运等铁路货运公司,增强陆港铁路运输优势。

此外,国际陆港在以往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良好基础上,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巩固提升国际枢纽地位,力争实现或巩固“班列全年开行200班以上及出境3班回程3班的均衡往返对开;打通郑州经土耳其到卢森堡的南欧线路;新增韩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北欧5个国家或地区的集疏网络覆盖站点”的目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6734 2016-03-25 00:00:00 五 经开区国际陆港<BR/>“聚郑州”成效显著KeywordPh四港一体 融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