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季养生选三七,补气又补血
“菜霸市场”16年,“有形之手”去哪儿了
微话题
教师在线辅导:与其禁止不若立好规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菜霸市场”16年,“有形之手”去哪儿了

有此一说

海南一家蔬菜批发市场,16年来一家独大,问题重重助涨菜价。这家本应被查封的“菜霸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却只能罚款了事,理由是找不到“替身”,若强行关闭,将导致菜价更不可控。最近,发生在海南因高价菜引起的咄咄怪事,发人深思。就是这样一个市场,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份额占到了海南全省的75%以上。

(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16版)

时至今日,为何仍存在蔬菜市场被严重垄断的现象?有人完全归咎于当地私营蔬菜批发企业存在不法行为,比如扰乱公平竞争、正常经营的市场秩序,甚至欺行霸市、哄抬物价、低收高卖获取暴利等。而相关部门又缺乏足够的监管,或者存在收受贿赂等行为,任由菜价疯涨甚至失控。事实上,这些问题恐怕只是表象,确实也需要治理,但不是治本之策。

海南“菜霸市场”的形成,最该反思的,其实是海南的“菜篮子”建设有没有向打破市场垄断的方向真正努力。正如海南省工商局长陈楷所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已经快30年了,修建的高楼大厦、楼堂馆所比比皆是,但是作为民生最基础的蔬菜批发市场,却多年一个样”。就拿新华社此番曝光的那家“菜霸市场”——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来说,它是海南省唯一的进岛蔬菜批发市场。当它成了“唯一”,垄断起市场来怎不会处于极度?当它成了“独此一家”,相关部门又怎敢因垄断而将之关闭?明天市民又到哪里买菜?

对于海南及有类似问题的其他地方来说,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弥补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的滞后问题,引进适当的竞争主体,建立充分的蔬菜市场竞争机制,理顺省内外蔬菜市场的流通体系,努力扩大蔬菜市场的有效供给,以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娃娃多了不金贵”,监管部门就敢于依法严惩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恶意涨价等行为。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是相关部门能否上升一个认识高度:小菜价反映的是大民生,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一个城市的有效供给和物价的稳定,政府“有形之手”必须抓好“菜篮子”建设和菜价稳定。□何勇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7187 2016-03-29 00:00:00 二 “菜霸市场”16年,“有形之手”去哪儿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