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孟镇张先生患有痛风病数年,时有发作。两天前,右脚趾关节剧烈的疼痛使他夜不能寐,抽血化验尿酸值217μmol/L(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49~416μmol/L,女89~357μmol/L)。该科医生建议其到省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张先生双手、足关节及周围大量尿酸盐结晶沉淀产生。经诊断,张先生为痛风性关节炎。 52岁的雍先生晚餐食用海鲜、啤酒后感到左大脚趾内侧红肿热痛。按医嘱服用清热解毒化淤的中药后疼痛明显缓解,两天后基本不痛了。CT复诊发现雍先生的双手、双脚多发性尿酸盐结晶沉淀,但其血尿酸值仅为360μmol/L,并未超出正常值。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一种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年来,很多医生都以血尿酸的超标作为诊断痛风的重要依据,甚至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然而,临床实践中却出现类似于张先生、雍先生等许多病例,可见,血尿酸不能作为诊断是否为痛风的金标准。 痛风的几大原因: 1.饮酒 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吸收水分,使血尿酸浓度加强,使得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而造成炎症。 2.饮食 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分的食品:动物类内脏、鸡精等;海产类、肉类(尤其是牛肉、羊肉);硬壳坚果如花生、腰果;菜花类;豆苗、笋类、豆类;菌类如蘑菇、黑木耳、石耳、银耳等。 3.过度紧张焦虑 研究发现痛风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多属内向型,表现为敏感、焦虑或抑郁,并往往伴有情绪焦虑、抑郁时病情会加重的特点。 4.气候因素 季节更替之际,昼夜温差变化大,特别是当气温下降明显时,寒冷空气交锋,雨水充沛,湿气重,中医认为湿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痛风季节性的发病倾向主要与气温,气压和湿度改变三项指标有关,其中气温的变化为主要因素。 5.劳累 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脏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分劳累和精神紧张。 6.性生活 有痛风史的男性,如果纵欲过度,痛风发作次数频繁,病情较重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在重视药物治疗、控制饮食、控制饮酒的同时还应适当节制性生活。 7.其他 有外伤或外科手术史,或穿着太紧、太硬的鞋子而导致足部外伤等也可能诱发痛风的发作。 如何防治痛风呢?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严控嘌呤物质,多选碱性食品。 2.限制饮酒,合理选用饮料。痛风患者可适量选用咖啡、可可、茶叶以增加尿量,进一步促尿酸排出。酸奶因含乳酸较多,不宜饮用。蔗糖或甜菜糖分解代谢后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应尽量少食。蜂蜜含果糖较高,不宜食用。 3.适当运动。运动以散步、打网球、健身运动等耗氧量大的有氧运动为好,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 此外,过度疲劳、紧张、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时易诱发痛风。适当运动,有助于消除各种心理压力,保持精神愉快。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生活规律,减少痛风的发作。 中医治疗痛风的优势 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发病时间、季节及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用药,可很快缓解症状,并可减少西药毒副作用,具有特别的优势。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