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经开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开区20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
E贸易发力,走在全国前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E贸易发力,走在全国前列

■经开区“十二五”发展回顾系列报道之E贸易

近年来,经开区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扩大交易规模、拓展产业链体系,使得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E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其通关体制、运营机制、经营规模等方面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十二五”期间,为拓展发展空间,经开区还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B区申建工作。出口加工区B区的封关运行,将为我市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记者 李冬生

编织跨境电商“新蓝海”

在经开区工作的张先生是资深的海淘一族,是各大海淘网站的常客。“郑州开展跨境贸易后,涌现了一批如保税国际、万国优品、万国万购、保税9号店等本土跨境电商,我便开始在这些网站上购买商品,从最初的运动鞋、耳机、电脑、手表等,到如今两岁孩子的安全座椅、奶粉、尿不湿和妻子的箱包等。”张先生说,“在本土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最快三四天就到货了,和以往动辄一个月的等待时间相比可是快多了,而且产品质量也有保证。”

据介绍,自2012年郑州获批成为E贸易试点城市后,E贸易业务发展迅速。通过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搭建的多方交易平台,开始把国外商品的仓库前移至保税中心内,实行“境内关外、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国际中转分拨”的保税政策。全国率先开展业务测试、率先突破单日100万单……近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E贸易,成功开通了世界商品快速进入中国的便捷之道。

去年11月份,郑州E贸易试点项目通过了国家海关总署验收,随后《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出台,一系列政策红利,使郑州E贸易成功编织全国跨境电商“新蓝海”。

郑州E贸易领跑试点城市

“2015年,E贸易进出口业务量达5001万包,货值40亿元,其中,进口4526万包,排名全国第一,进口化妆品业务占全国份额的80%以上。”近日,一组揭晓于郑州经开区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数据显示,凭借“4526万包”的成绩,经开区在“E贸易进口邮包数”的“项目比拼”中摘得2015年全国冠军。

同时,“十二五”期间,经开区信息化平台已具备关检监管申报、查验放行、运单处理等功能,既满足了政务端的有效监管,又实现了商务端的快速通关,日均处理能力达到500万包以上。此外,经开区积极推动口岸管理部门“三互”和关检合作“三个一”,在满足有效监管的同时实现了“秒通关”,成为海关总署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郑州模式”。

在产业聚集效应方面记者了解到,经开区已完成海关备案企业902家,聚美优品、唯品会、小红书、敦豪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已相继落地并开展实际业务。同时,还带动了万国优品、9号店等河南本土电商的诞生和壮大。

推进E贸易综合试验区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河南省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河南口岸发展目标更高、任务更重。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开区将以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为契机,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智能物流等六大体系,叠加税务、工商、外汇等功能,建设“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力争实现日均百万包常态化,全年业务量力争1亿包,货值力争100亿元,引进电商、网商及物流企业100家,硬件设施力争满足100万包的处理能力。

在经开综保区申建方面,出口加工区B区一季度已通过正式验收,经开区将紧盯申报进度,及时沟通汇报,争取上半年完成经开综保区申报,全力支持河南自贸区申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8021 2016-04-01 00:00:00 五 E贸易发力,走在全国前列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