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社区报 如意·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拉高坐标 集聚发展 郑东新区加快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拉高坐标 集聚发展 郑东新区加快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

2015年9月和12月,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来到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站在如意湖边,不禁称赞:这里是郑州最美的地方。参加上合组织会议的各国政要也对郑东新区的建设成就赞不绝口。这不仅将开放进取的郑州推向国际舞台,也标志着中央商务区步入国际化的新阶段,更为国际商都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央商务区多位于城市中心,空间上具备高端楼宇的现代商务环境,产业上具有以金融业为主导,企业总部、科技研发、交易营销、电子商务、中介咨询、高端商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在现代服务业产业方面具有很强辐射带动力,是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服务平台的集中区。

郑东新区定位于服务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大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始终以中央商务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推进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构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讯员 李浩

谋划篇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区

2013年3月,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批准设立,总体空间布局为“两圆一带”,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3.75平方公里)。作为郑东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坚持在产城融合、产业集聚、营商环境、机制创新等方面求突破,以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为目标,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区和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务商贸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不断把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的产城高度融合的示范带动区。

郑东新区建设之初,就以国际视野高起点规划设计。目前高层建筑林立的环形城市使CBD成为世界上独具匠心的新型城市中心区。龙湖金融岛打造绿色三星及美国LEED金级建筑,产品达到国际5A级标准,可满足各类机构的入驻需求。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郑东新区CBD被称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CBD”之一。

站位于服务实体经济之需,明确提出构建以金融业为主导产业,企业总部、科技研发与服务、电子商务、中介咨询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中央商务区与北京CBD研究基地高标准谋划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规划,制订了《郑东新区关于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和《郑东新区推进自主创新奖励办法(暂行)》;与戴德梁行合作研究园区内高端商务楼宇,逐个细分业态定位,高品质发展楼宇经济,出台了《郑东新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办法(暂行)》和《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商务楼宇管理服务规范》等一系列政策;聘请金融专家顾问,与和君咨询合作系统谋划金融产业发展,制定了覆盖传统金融业态、新兴金融机构、金融配套服务机构、金融专业园区和资本市场培育的专项扶持措施。管委会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对龙湖金融岛进行整体建设、整体招商、整体运营。

发展篇中央商务区的国际化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郑东新区按照国际商都的发展要求,坚持以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学发展为抓手,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城融合;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引领作用;以金融产业为引导,以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中介服务龙头企业为带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构建了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中央商务区的国际化品牌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发展的水平持续提升。

三年来,中央商务区先后获得“中部地区最具潜力的CBD”、“河南省十强商务中心区”等称号,并成功加入中国中央商务区联盟。2016年1月,在全国中央商务区联盟年会上,联盟主席龙永图先生对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高度评价,认为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规划起点高、产城融合好、发展模式优,已步入全国一流的CBD方阵。

金融集聚优势更加凸显 园区共入驻各类金融企业197家,税收收入突破100亿元。以郑商所为代表的金融龙头企业,2015年全年成交额达到31万亿。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建设和项目引进同步加快,探索出整体建设、以建促招的模式,目前已有23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据2015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郑州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14位,比上年上升7位。郑东新区金融业已经成为驱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标志着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金融业聚集初步完成。

总部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以本土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总部为代表,另有荷兰壳牌、丹麦马士基等49家世界500强、68家国内500强企业在郑东新区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69家各类上市企业聚集,标志着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发展形成规模。

高端商贸业科学布局 CBD商圈日趋繁荣,丹尼斯七天地等9家大型商业网点顺利运营,营业面积85.5万平方米;区域内共入驻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商贸企业50家,超十亿元商贸企业12家。麦德龙、红星美凯龙等连锁商业单店销售额全国领先,标志着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正迈入千亿级商圈。

科技研发高地初步形成 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等四大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金融智谷等九大创新创业综合体以及七类众创空间,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引进5名院士、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1家院士工作站和21个创新团队,市级以上研发中心77家,科技类企业2000家,科技服务业企业53家,在信息软件开发产业、健康医疗产业、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等国内一流技术方面实现成果转化,辐射带动全省多种产业转型升级,标志着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新高地。

“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郑东新区是为河南省唯一获批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目前累计入驻百亿级电商平台喜买网、乐视购、中钢网等电商企业105家,(含黑蜘蛛等5家上市企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投资50亿元的中原云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与省投资集团达成投资260亿元的战略合作,年产值20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启动。园区企业依托大数据资源、软硬件技术优势,将最新科技成果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产品个性化、生产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市场定制化、资源云端化,标志着“互联网+”产业格局基本成型。

中介咨询业迅猛发展 园区累计入驻戴德梁行等国际知名中介机构327家,涉及会计、法律、咨询、设计等各个领域。入驻文化传媒等机构及项目近100家;引进JW万豪、喜来登等高星级酒店23家,超五星级酒店JW万豪的入驻填补了省内无超五星酒店的空白。德国汉堡郑州联络处已抢滩登陆郑东新区高铁西广场,代办德国汉堡企业“一带一路”相关业务,预示着郑东新区有望形成“一带一路”国际化商务中心地位。

经过三年的发展,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业产业链条,楼宇经济规模、结构、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四个一”,即入驻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CBD内寸土寸金,财富集聚效应凸显,每平方公里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8亿元、从业人数29000人、税收收入达到26亿元。GDP总量比西安CBD高出63.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比武汉CBD高出14个百分点。2015年,园区亿元楼达26栋。其中,5亿元楼6栋,10亿元楼2栋,税收超亿元楼宇数是武汉CBD的2.25倍;金融、总部等主题楼宇达到20幢。丰富的楼宇资源正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举措篇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逆势上扬

一是抓产业集群,在改进发展模式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坚持集群发展,组团式发展理念,龙湖金融岛、龙子湖创新创业示范区等各组团定位清晰,功能明确,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突出主导产业,集聚关联企业,强化招大引强,重点招引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围绕金融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及浪潮信息、东华软件等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彰显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二是抓产城融合,在改善城市功能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始终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把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各种城市生活要素与改善城市功能精准衔接,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创造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增加促进拆迁群众稳定就业。龙湖区域在3年前还是拆迁区域,为促进拆迁后剩余劳动力就业,郑东新区以产业带动就业,完成了数万名拆迁群众在郑东新区实现就业。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产业布局,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了功能匹配、紧凑集约、有序开发的空间发展格局。

三是抓营商环境,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按照“政府推动、提质提效、市场运作、优化环境”的原则,围绕项目建设、企业入驻、人才需求出台相关政策,累计举办11场次专场人才招聘会,为园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4600余人。开通绿色通道,便民服务车,实施首席服务官制、首问负责制、项目代办制,加大产业服务培育、加强企业发展支持力度,打通产城融合“最后半公里”,为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人才创业打造宽松、宜居、宜业、优美的发展环境。

四是抓功能构建,在优化配套设施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基础配套方面,在高标准完善CBD区域内水电路气网的基础上,建成景观桥梁15座,优化改造18个停车场;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投放1000余辆自行车,开设三条微公交线路,投用13辆公交车,实现停车场和办公楼宇间的无缝对接。商务服务方面,郑东新区开展楼宇星级评定、LEED认证、物业评星晋级,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第一太平戴维斯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物业服务企业入;高标准建设运营员工餐厅39处,咖啡厅、西餐厅、书吧等高端商务服务设施累计投用25家,极大满足了园区的差异化需求,为入驻企业创造了便利的商务环境。

五是抓生态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坚持贯彻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绿化面积累计超过2000万平方米,建设城市公园40多个,东区整体规划绿化率将接近50%。龙湖和如意湖水域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与连南贯北的如意河和东引西进的昆丽河共同组成完整的龙湖水系。所有项目从设计理念、生态景观、节能环保等方面严格把关,使生态理念融入其中,确保东区一步一景、移步异景。东区优美的环境、优越的区位为入区企业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宜业宜居环境。正是东区这种从宏观到细节,串点联机成面的生态建设,为东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六是抓体制创新,在破解制约瓶颈上求突破 郑东新区主要领导每月召开重点工作督查会,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发改、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为园区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事一议、联审联批等工作方法,简化办事流程;相关办事处积极保障施工环境,创造有利施工环境;四大平台公司发挥投融资平台特点,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通过各种体制创新,改善发展环境,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园区新发展新提升。

经过三年建设发展,以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现代高端服务业为核心,郑东新区奏响了大郑东经济腾飞的新乐章。郑东新区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逆势上扬,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展望篇不断引领中原地区城市产业发展新时尚

2016年,郑东新区将突出“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工作主线,持续深化“一二三四四”工作思路,坚持以“国际化”为引领,以项目为核心,确保“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为在全市“两个率先”进程中发挥先行引领作用奠定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0亿元,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亿元,增长1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占三产比重达到58%以上。

楼宇经济进一步做强 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探讨“互联网+”时代楼宇经济的发展,积极组办“第二届中国楼宇经济圆桌峰会”,筹备“郑东新区楼宇经济发展联盟”,以郑东新区商务楼宇为载体,推动楼宇经济提档升级。积极鼓励各类特色楼宇加快发展,提高商务楼宇的入驻率和产出率,使楼宇经济成为郑东新区提升存量财源、培植增量财源、促进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28栋,力争超5亿元楼宇10栋、超10亿元楼宇3栋。

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完善中央商务区的功能,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巩固在全省服务业集聚区中的龙头地位。以“四力”型项目为重点,以中央商务区全面带动龙湖区域、高铁东广场和白沙区域发展。引进航天科技、进出口银行、浙商银行等国内外500强、行业20强企业及区域总部项目15家以上。

国际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抢抓国际商都建设和自贸区申建机遇,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龙湖金融岛内环整体开发项目建设。举办期货论坛,争取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投资合作论坛,进一步扩大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影响力。

站位国际化、全球化角度谋划发展,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将着力激发发展新活力,不断催生建设新势能,在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辐射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上实现新跨越,争当河南服务业“两区”排头兵,中西部地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新高地,不断引领中原地区城市产业发展新时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8192 2016-04-01 00:00:00 五 拉高坐标 集聚发展 郑东新区加快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