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敲开居民门 走进居民心 距离居民最近的地方 从不敢敲居民的门到如今和社区大妈们惺惺相惜,1989年出生的周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社区人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 柴琳琳 受访者供图 入户走访她没少碰壁 周娟是绿地社区副主任,2011年刚大学毕业正好赶上办事处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她便报了名,考了进来。 这便开启了她的“社区生涯”,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社区工作是陌生的。这和她当初认识的社区是不一样。“一直以为来社区只要整整材料,打打电脑就行了,谁知道还要处理这么琐碎的事。” 最让她头疼就是入户调查,“入户调查是真的很累,而且要一家一家地敲门。”周娟说,因为居民对这项工作的不了解,为此她没少碰壁。 这对刚参加工作周娟来说,失去了自信心。 但她深信,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坚持下去,“不仅要敲开居民的门,更要走进居民的心,慢慢地,工作变得越来越顺利。”周娟说。 她渐渐发现,社区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地方,给居民办理医疗、社会保障、困难救助等,“为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对待居民要耐心 2013年,在社区换届选举中,已在社区磨炼了两年的周娟当选社区副主任一职,负责社区内部材料整理工作和社区盖章工作。 虽然是给居民盖个章,但也不是个省心的活儿,许多人都知道如今来社区盖章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五花八门的理由也是层出不穷。 合约手机掉到厕所里了,营业厅说补卡要社区盖章证明;两夫妻长期没有共同生活,律师说要社区盖章证明……周娟每天都要和居民磨嘴皮子,和他们解释。 “有时候也很烦,但想想居民找你肯定是难事,我们不能办的事和他们耐心讲总是没错的。”周娟说。 绿地社区主任李冲说,周娟不光干好本职工作,她对社区里的其他工作也比较上心。 周娟总说:“社区工作人员中我也年轻,身体好、腿脚快、会电脑,多干点事是应该的。”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