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0版:教育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让学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这是什么课,如此有魔力 我市打造39个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每学年至少有3天的校外教育课程 本报讯 用10厘米长的木片,能搭建多高的建筑物?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要建筑不倒,就可以继续添加。昨日上午,在郑州市首届校外教育课程博览会上,郑州五中的一群初一学生有机会尝试。一块块木片向上增加,倒了再重新来。这样的课程,是郑州市开展校外实践课程中的一种,深受学生喜欢。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文/图 现场 博览会上精彩课程吸引学生 昨日上午,在晨明校外实践基地,首届校外教育课程博览会正式开幕。3所中学的同学们正在上校外教育实践课。 郑州气象馆把小气象台搬到了现场。郑州植物园带来了五六十盆多肉植物,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同学们认识多肉植物,还让大家自己动手制一个多肉拼盘。 用10厘米长的木板能搭多高的建筑?课博会上,苏州学力馆的木板积木搭建吸引了很多男生的欢迎。一张大桌子旁,6名男生各自思考,想把建筑搭得又高又稳,是底部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大家激烈讨论后,没有说服对方,只好实际操作,用事实说话。 有的同学搭建了70厘米高,还很稳。有的同学因为搭建的建筑物“头重脚轻”,很不幸地倒了。 郑州五中的一名初一男生说:“我们很喜欢上实践课,有很多平时在学习中接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需要动手操作的课,更符合大家的兴趣。” 配备 共有39个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昨日,郑州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辛海超介绍,目前郑州市有两个综合实践基地和37家社会类实践活动基地。 两个综合实践基地分别是位于新郑始祖山的新郑实践基地,以及位于中牟县的晨明实践基地。其中晨明实践基地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的。两个实践基地主要承担市教育局局属学校的校外教育课程。 另外,市教育局还确定了37家各行业场馆作为社会类实践基地。比如市科技馆、气象馆、植物园等。而随着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将会有更多的社会类场馆成为校外实践基地。 课程 课外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有四大类 有了场地,郑州市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活动就摸索出一套课程。这些课程,是实打实的操作课。 据介绍,目前郑州市的课外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有四大类。 第一类是素质拓展类课程。比如众所周知的野外拓展类课程,像高空或低空的器材拓展;学生自我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自己洗衣服、做饭等。这些课程主要是在市教育局直管的两个综合实践基地。 第二大类课程是科学实践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无人机的操作、3D打印、激光打靶等课程,尤其让男孩子们喜爱。 第三大类课程是主题课程,主要在37个社会类实践基地展开。 第四大类课程是安全实训课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安全自救能力。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同等重要。目前局属学校非毕业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必须到校外教育基地上一次课,为期3天。”辛海超说,区属学校也在各区教体局安排下参加校外实践。 发展 今后可以在网上选实践课 在昨日召开的2016年郑州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市教育局将打造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让同学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同时,计划开设校外实践活动平台,将所有场馆的活动课程纳入到平台里,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实践活动课。 据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孟天玉透露,郑州将建立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今年投资45万元,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设置,该平台将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对接,通过郑州校外教育网、微信平台和手机软件等多种形式,实施对郑州市校外教育活动的全面管理;基地和场馆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课程信息和活动通知,或者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岗位;学校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课程或岗位;平台可以实施对实践活动的记录、评价和互动,可以用在线答题的形式检验活动效果并实时反馈,通过才可以计入学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