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播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高新区有望成为河南的“中关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
郑州高新区有望成为河南的“中关村”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铁隧道国家实验室大楼
汉威电子园区
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
高新区须水河生态水系

核心提示

我省自主创新工作迎来重大利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准设立!4月1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务院决定在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涌现更多创新活跃、特色突出的升级发展新“尖兵”。

这是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成功入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之后,国家再次对河南、对郑州的眷顾,这是河南拓展创新空间、提升创新水平的重大历史机遇。

省委书记谢伏瞻强调,决胜全面小康,必须突出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开放创新聚资源,加大引技引智力度,引进更多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机构、创新型团队、创新型项目,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河南发展。要加快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省长陈润儿要求,特别是要抓紧制订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将举全省之力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以示范区为纲领统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赵翔宇 文/图

【解读】 郑洛新靠啥晋级“国家级”

郑州、洛阳、新乡这次为何能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自主创新方面有引领作用。”郑州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申请示范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必须在全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20位以内才行,郑州高新区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16位,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也是我省科技创新最活跃、科技投入水平最高、新技术新产品及专利产出最多的区域。

从基础条件看,郑州、洛阳、新乡创新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基础好。“这3个市均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都设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优势明显。”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介绍,比如郑州高新区的仪器仪表、洛阳高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乡高新区的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规模,在全省的影响力很大。而且,这3个市都作了具体规划,这些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的认可。“所以,这次才能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用】 先行先试助河南打造创新“高地”

“郑洛新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最大的利好就是拥有了‘先行先试’的权利。”郑州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区获批后,科技部将和河南省政府建立一个定期的联系机制,推进郑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

示范区获批后,将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个性化”制定各项“先行先试”政策。这种“先行先试”包括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企业扶持政策、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多方根据申建材料,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是举全省之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着力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重点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新型研发组织、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的试点示范。

“今年将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全省创新增长极。”河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省将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设立3亿元示范区专项资金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示范区建设。

【利好】 先行先试有望成河南“中关村”

那么,郑洛新高新区可以享受到哪些国家优惠政策呢?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示范。

“批复很明确,就是可以复制北京中关村的一系列政策。”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表示,“对于河南而言,还可与省有关部门一起,结合郑洛新三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共同推进重大政策先行先试。”

“没有先行先试,就没有中关村的今天。”他充满信心地表示,有了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这3个高新区通过几年的努力,有望成为河南的“中关村”!

【介绍】 郑州高新区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

“‘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双创’资源聚集的优势,上市企业聚集和金融服务优势,这‘三大优势’是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书贤一语中的。郑州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全区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万,拥有各类企业6000余家,是河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首批4个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郑州高新区集聚了全省22%的科教资源,不仅有“军中清华”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高校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重点知名高校,还有中铁隧道“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棉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和49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是中原创新资源集聚中心。

科教资源的背后是人才资源,大量科技型人才和追梦“合伙人”云集于此。郑州高新区有刘炯天、弗朗斯瓦·马蒂、高俊、谢剑平等驻区院士12人,黄明贤、吴豫生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两人,各类创新创业型人才5万余人,科技人才密度更是居全省之首。

【机遇】 2016年河南收到的最好礼物

只有创新,才能决定城市的未来,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中国创新版图上书写激动人心的篇章,将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成为郑州新的历史注脚。

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高新区,郑州高新区面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建设机遇,郑州高新区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定位?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书贤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是高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区上下要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精心谋划,深入推进,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营造最优的创新创业环境,为郑州国际商都建设提供创新引擎和支撑。

高新区首先要紧紧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小企业创新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北斗产品研发应用示范区、科教融合发展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建设示范区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抓实抓牢。其次要用活用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认真研究学习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进经验,力求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探索、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先行先试,打造优势。同时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对接,争取省市成立“两级三层”高规格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保障。

“十三五”期间,郑州高新区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应时机遇、全面加快建设国际商都战略发展机遇、“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建设机遇,全力打造国际商都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影响】 助力郑州高新区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起步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通过实施创新和攻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奋力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去年,郑州高新区GDP242亿元,增长1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1%;完成利用域外资金105亿元;今年郑州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新鲜“出炉”,不仅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更要保持10%以上的平均增速,奋力攀登中国创新“塔尖”,实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

郑州高新区正在打造郑州国际商都创新引擎,提出要建设北斗云谷和千亿GDP的科技城,在北斗、云计算、科技服务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力争到2020年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

郑州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人认为,高新区纳入示范区后,将加速其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从而带动全市、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步伐,例如北斗导航、电子商务、动漫创意、智能仪器仪表等。

此外,郑州高新区拥有的盾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领先的车站、列车控制系统企业等,在轨道交通产业链方面比较完备,未来也将是示范区培育的重点。

【声音】 有望成为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典范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认为,郑洛新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是国家对郑洛新自主创新发展的支持,更是对郑洛新自主创新基础条件和能力的肯定。

他认为,示范区将给郑州高新区等自主创新优势区带来更多机遇和动能,立足示范区,高新区等创新发展起点将更高,速度将更快,质量将更高,效益将更优,这无疑将推进高新区在新一轮转型升级战略中承载更多高精尖技术开发和高大上项目建设,使郑州高新区创新活力迸发。

他表示,以此为契机,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和比较优势,以郑州高新区等为代表的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由此将成为河南新的创新源,新的活力源,新的增长源,并有望成为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典范。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看来,此次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对河南发展意义重大。它必将成为我省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产业升级的撬动点、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将成为加快构建富有活力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有助于形成新优势、新模式、新机制、新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区”。

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后,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天津滨海、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杭州、珠三角等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继获批。昨日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至此,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至14个。

在现有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有以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为单位申报的,如中关村、武汉东湖、杭州;也有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如长株潭、珠三角。此次,河南获批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第二种模式,由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组成。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1303 2016-04-14 00:00:00 四 郑州高新区有望成为河南的“中关村”KeywordPh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