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管瘤把血小板“吞噬”掉 国内多家医院都劝放弃 4名小患儿,在省医全部治愈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病变的总称,发病率高达3%~8%,发展快危害大。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又叫“KM综合征”,因血管瘤能把血小板“吞噬”掉,所以血管瘤会急剧增大,血小板急剧减少,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畸形)诊疗中心主任董长宪是一位“先行者”,他和团队探索出了对血管瘤患儿来说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谷长乐 文/图 病症无情 KM综合征患儿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KM综合征在婴儿血管瘤患儿中仅占1%~8%,但死亡率高达52%。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畸形)诊疗中心主任董长宪是一位“先行者”,他和团队探索出了对血管瘤患儿来说更安全、意义更大的局部尿素注射,选择性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等不同方式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1年,董长宪主持创建血管瘤外科专业病区,成为全国各大医院中单独设立血管瘤外科专业病区的第一家。精湛的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他和团队全力阻挡着死神的脚步,为各类血管瘤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提醒家长 注意观察病情,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 小孩子身上的点状红斑,往往被父母认为是胎记而不以为然。小毛病在“忽视”中逐渐发展成了大危险。董长宪介绍,KM综合征表现为广泛发生的出血点、淤斑、紫癜,患儿可因颅内或内脏器官出血死亡,死亡率极高。“普通血管瘤患者平均8.8天就可治愈。据统计,KM综合征的治愈率达95%以上。”董长宪介绍,KM综合征在婴幼儿血管瘤病人中仅占1%~8%,但由于起病症状各异,误诊率较高,且患者年龄小,病情发展迅速,故死亡率高。 董长宪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尽早检查,尽早确诊,将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 技能专精 全国首家血管瘤科专业病区 据介绍,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是全国首家血管瘤科专业病区,国内公立医院唯一的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中心,河南省医学重点特色专科。该科年门诊量2万余人,年住院病人4000余人,手术量千余例,逐步形成了局部尿素注射、选择性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及不同方式的手术、激光和光动力治疗等较为系统、科学、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 关注郑州名医馆 创造奇迹 4名小患儿,在这里全部治愈 来自河北邢台的患儿涵涵(化名)出生时,脖子处有一个鸽蛋大小的紫红肿块,父母还以为是胎记,没放在心上。但肿块随着患儿日龄增长,隆起增大明显,边缘迅速扩大,范围向整个肩部扩散。肿块的疯长还无情吞噬着涵涵的血小板。涵涵的父母带着孩子辗转国内多家知名医院。 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在出生的10多天里两次进入手术室。“重症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KM综合征,这个医学术语是鲠在涵涵家人心中的“刺”。“看过的医院都说孩子的病很少见,暂时还没明确治疗方案。”这个难题让涵涵一家彻夜难眠。 考虑到患儿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血小板减少引起颅内出血导致生命危险,而且涵涵年龄小,瘤体面积大,体重低,贫血明显,又加之血小板数值过低,这些都给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风险与难度。手术当天,董长宪团队成功完全切除瘤体,手术非常成功。目前,小涵涵生命体征平稳,血小板及其他血指标已逐渐恢复正常,身体正在逐渐好转。 本月一周时间,还有其他3名分别来自吉林、陕西、山东的小患儿,国内多家医院都劝放弃,在这里全部治愈。 驰名中外 诊治了8万余例不同类型的患者 河北省邢台15天罕见“KM综合征”婴儿成功手术、山东潍坊31天婴儿成功手术、陕西安康市两月大婴儿成功手术……我国香港、台湾以及韩国、罗马尼亚等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 “科室目前诊治了国内外8万余例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患者。”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护士长胡光珍说起从医院康复的患者如数家珍。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医精中华大地 德厚天地之间”……在科室的医生办公室里,无数的锦旗牌匾挂满了墙壁。 “几年前,一名来自香港的混血儿腿上出现了血管瘤。孩子父母跑遍了各大医院,许多医院不愿意接收,还有医院说孩子要落下残疾。由于孩子的签证只有一个月,孩子来到省医后护士们就开始积极护理。最终,在医院全力救治下,孩子恢复了健康。”胡光珍回忆说。 来自孩子家长的感谢不止锦旗、牌匾,有的患儿治愈后,家人为了表示感谢,给孩子起名子恩,希望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医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就是医生最大的追求。”董长宪表示,他将带领他的团队在医术上精益求精,为更多的患者消除病痛。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