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十余年如一日 就为磨好“一把刀” 开栏的话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新华社从昨日起开设“劳动者之歌”栏目,报道一批生活、工作、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劳动者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劳动、成就梦想的时代风采,倡导广大劳动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宝贵的两件藏品。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志着认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 出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勤学苦练的他很快成为骨干。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铮亮锋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 2015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家盛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 现在耿家盛还有个去处——“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经验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10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文图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