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情局局长:
除掉IS头目
不说脱口秀可惜了!
f0503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国击毙拉登5周年
中情局局长:
除掉IS头目
拉登
巴格达迪

中情局局长:

除掉IS头目

据新华社电 据报道,在“基地”组织首脑拉登遭美军击毙满5年之际,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约翰·布伦南做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新闻界对话》电视节目,大谈反恐。

报道称,美国特种部队2011年5月2日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领袖拉登。

他说,美国已经摧毁“基地”组织的“一大部分”力量,但它还没有被完全清除,威胁依然存在。而对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布伦南措辞则更显沉重。

在他看来,“伊斯兰国”不仅是一个庞大的组织,还是一种蔓延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现象”,将在今后多年对美国构成挑战。

被问及除掉“伊斯兰国”首领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是否与除掉本·拉登一样意义重大,布伦南的回答相当干脆。

“我们如果‘拿下’巴格达迪,那将对这一组织产生巨大影响,”他说,“而且他们(‘伊斯兰国’武装人员)会切身感受到这种影响。”

按布伦南的说法,美国将继续着力摧毁“伊斯兰国”方方面面的构成要素,“除掉指导该组织成员实施恐怖袭击的领导层”。

只是,在“伊斯兰国”活跃的叙利亚,一年多来,美国主导针对这一组织的空袭收效不大,俄罗斯去年9月开始的空袭却效果显著。

“魔头”已死,恐怖主义并未远去

从全球的反恐格局来看,“9·11”至今,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行动已经进行了近15年,“基地”组织“大魔头”已毙命5年,但是,恐怖主义的噩梦被遏制了吗?

“9·11”之后,美国以“反恐”名义相继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除了美国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中难以脱身,更给当地民众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家园。

“9·11”之后,2004年的马德里爆炸事件中有191人丧生,1800人受伤;2005年的伦敦爆炸事件导致了52名平民丧生;2006年7月11日,印度孟买西线城铁接连发生爆炸,至少190人死亡……

拉登死亡后的近些年,恐怖袭击事件似乎更加频密出现,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逾百人死亡,数百人受伤。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机场地铁站接连发生爆炸袭击,造成32人死亡、300人受伤。

相比于10余年前,如今,提及反恐,拉登或者“基地”组织似乎已不再是人人念叨的对象,风头正盛的“伊斯兰国”(IS)正成为恐怖主义的新代名词。

此外,不同于当年劫持飞机撞大楼这样简单粗暴的行为,恐怖主义如今表现得更加复杂多样,地铁、学校、车站、机场等,恐怖袭击的魔爪正以更频繁、更猝不及防的形式出现。

今天,曾经的“恐怖魔头”已毙命5年,可是,恐怖主义似乎越来越近。有分析称,当下,面对气焰嚣张的恐怖主义,全球当然需要更为凝心聚力的反恐,但是,面对“越反越恐”的尴尬,全球也应为10余年间的反恐战略进行反思。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5597 2016-05-03 00:00:00 二 中情局局长:<BR/>除掉IS头目KeywordPh美国击毙拉登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