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向上向善好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汽车代步堵车又污染
智能平衡车能否渐成风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汽车代步堵车又污染
智能平衡车能否渐成风景?
一群80后和90后带着梦想出发,研发出小i云车
飞轮威尔部分员工

汽车代步堵车又污染

智能平衡车能否渐成风景?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创造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催生出不少科技领域变革者。F-WHEEL(飞轮威尔)公司便是其中一员。它向世界证明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2015年1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一辆名叫icarbot的小i云车,让世界瞩目。今年五四青年节,小i云车的研发团队——郑州飞轮威尔智能平衡车团队获“郑州市青年五四奖章”荣誉。

郑州晚报记者

谢源茹 文/图

孕育

为了梦想,果断辞职投入商海

“我们是一群极客,追求极致,年轻、活力、激情使我们向着梦想一步一步迈进。”在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的李威,目前是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的CEO。倒回到4年前,李威仅仅是一名刚毕业一年努力工作的上班族,“工作了一年,觉得没有太大意义,就想着创业。”

毕业于黄河科技大学的李威热爱发明创造,立誓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交通那么不好,堵车不说了,而且污染环境。现在都倡导绿色出行,所以我就想把二者相结合,既方便出行又绿色环保。”就这样,一位文质彬彬满腹书卷的青年,勇于辞掉自己在百度的工作,投入到商海中。

李威的第一个支持者是高中同学李孝剑。“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耍酷,喜欢特立独行的‘潮人’,滑板、溜冰啥的从小就玩。当时这种骑行工具只有外国有,价格也十分昂贵,当时很想玩,可是苦于买不到也买不起啊。我就想做我自己的,也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李孝剑与李威两人一拍即合,并开始寻找投资人和研发资金。

起程

有冲劲儿,经常通宵工作三四天

2012年,仅有5人的小团队开始立项,开始了自主研发。“最开始,我们经常通宵三四天,从原理探讨、设计程序,再到开模,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其中每次开模都要反复修改三四次,每次都耗时一两个月。面对未知,那种心里的煎熬,能坚持下来,完全是凭借年轻的那股冲劲儿吧。”李威说道。

现在,李威的公司已经有了专业的研发团队和专业的营销团队。“我主要的研发队伍都在深圳,产品的定位为年轻人,尤其是那些追求时尚潮流刺激的人。”李威说。

绽放

团队壮大,用年轻人的思维去创造

李孝剑是个运动狂人,他说,从运动中能给他无线的能量,让他有更多的灵感。前阵子,他刚刚完成了深圳百公里徒步行,“几万人参加的活动,到最后只有我们几千人,整整一夜,最后那几个小时感觉自己就是一具机器,只会走路。而这个过程,让我想起了当时创业时的那种坚信。”

用实力说话,用产品说话。李孝剑说:“我们有固定的粉丝群,通过粉丝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告诉我们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小i云车正是一款针对消费者痛点开发的产品。作为国内首发的便携式体感汽车,飞轮威尔不仅是行业首发者,而且是技术变革者。李孝剑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所以创造力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的产品不仅包含了以往产品的所有功能,也加入了我们特有的创意。”仅4年,飞轮威尔就已经占有了15%以上的市场。

李威说:“最开始比现在有干劲,因为那个时候敢想敢做,不怕失败,反正就我自己,失败了也没关系,再爬起来。但现在,我要考虑到公司的员工,考虑得多了,那股闯劲儿,也没那么足了。”

畅想

成为“中国创造”的先行者

“我最享受的,就是通宵几个晚上,然后在凌晨两三点,或者清早四五点的时候攻破一个难点,特别有成就感,觉得向自己成为行业领头羊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李孝剑说,只有自己不断向前走,才能不后退。和李威一身正装不同,除了特殊场合,他总是一身运动装,让周围的人也感受得到他那种活力。

李威说:“虽说我们是个年轻公司,但是该严肃还是要严肃的。一些创新的团队活动、培训让我们时刻保持干劲。”目前,飞轮威尔已从最初的寥寥几人转变为具有十几名核心研发成员的专业团队,数名博士以及来自伊朗的研发顾问,都使团队更具专业性、先导性。

目前,飞轮威尔是CCTV、《环球时报》、德国第一电视台《RTL》等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品牌,是国际马拉松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并在2014年获得了最佳责任品牌奖和最佳汽车旅途伴侣奖,在2015年获得了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2015年1月,飞轮威尔与黄河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智能硬件产业研发平台,主要研发方向为智能平衡车、机器人、无人机,是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至此,飞轮威尔拥有了强大的研发网络和后备力量。

建言

年轻就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

“我们70%的产品出口国外,在国内也主要是在电商上的发售。将来,我们打算将实体店作为发展趋势,因为今后的产品更实用,功能性更强,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李威说,今年7月,飞轮威尔即将全球发售一款新型电动车,不仅刷新电动车“轻”纪录,强大的科技依托也预示着新一轮出行风潮的到来。

“我现在还是年轻人,对于年轻人创业,最重要的是不能盲目。年轻就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我们公司实行奖励机制,不仅我们几个创始人,我们公司的四五十个人中有1/4的员工有股份。在这里,股份也是我的一种奖励,这就是创新。”李威说。

小i云车 体积小巧,与一部笔记本电脑差不多,重约4公斤,是目前已知最轻的载人代步工具,最高速度每小时12千米,载重120公斤,并能轻松通过15度斜坡。这项电机技术在全球领域具有引领地位,并取得了国家专利。2016年4月3日0点,小i云车于淘宝众筹首发,仅2分钟,100台小i云车就被抢光,首日实现100万众筹额。飞轮威尔这个名字也走进了大众视角。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6415 2016-05-05 00:00:00 四 汽车代步堵车又污染<BR/>智能平衡车能否渐成风景?KeywordPh一群80后和90后带着梦想出发,研发出小i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