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播报 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脑外领域“第一刀”
“立夏”养生
合理运动多吃“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脑外领域“第一刀”
——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冯国彦
冯国彦 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主任

率先在新郑市开展神经外科业务,对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积水、各类脑血管病、头痛、神经痛、脊髓脊柱病变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开展各种复杂颅脑损伤手术,成功开展脑垂体瘤、巨大脑膜瘤、胶质瘤及听神经瘤手术,填补了我市神经外科的空白。颅脑损伤后遗症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新郑播报 邓春丽

通讯员 杨莹 文/图

精益求精 攻坚克难

新郑“一把刀”冯国彦引领脑外从新郑最早到领域权威

1985年,新郑市人民医院外科正式成立,是新郑市成立最早的外科科室,经过31年的发展,从一个综合外科逐渐发展分科,于2004年形成现在的神经外科专业。2015年9月8日搬迁至新郑市人民医院新区,正式改名为神经外科,2016年2月18日,新年钟声刚过,神经外科诊疗中心顺利诞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精、新医疗仪器日新月异,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的观念和诊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更新,手术治疗技术也更加微创和合理。作为神经外科的掌舵者、领航人——冯国彦,凭借着对专业领域的执着探索,对患者体贴入微的优质服务,使神经外科诊疗中心这艘航母在新郑周边领域全速驶航。33年的临床经验及废寝忘食的专业领域探索,使曾经稚气年轻的他已经无愧于“新郑第一刀”的称号,成为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的灵魂支柱。有冯国彦在的团队便有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病人心中也多了一份信任。

医者仁心 厚德至善 术绍岐黄 救死扶伤

德高望重,是大家对冯国彦的评价。工作33年来,冯国彦一直坚守在医生这个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几十年来,冯国彦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深夜被通知即刻到科室抢救急危重病人,有多少名病人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有多少次废寝忘食地站在手术台上完成一例又一例疑难杂症,记不得有多少锦旗、感谢信被送到科室……在他心中,这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他只记得病人需要自己,他什么都可以不在意,唯独不能放下自己的病人,患者都信任冯国彦,不单单是因为他有着高超的专业技能,更是因为他真的做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真正做到了面对病人无怨付出。

对于冯国彦来说医务工作是他钟爱一生的事业,在他心中,医治病人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他从不抱怨。在科室,冯国彦是医患沟通的高手,一句简单的问候,亲切的话语,无形间就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谦虚温和的他总是那么容易走进患者的心里。他常说:“医疗服务无止境,我们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用一颗大度、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和服务好咱的病人。”

不遗余力传帮带 创新钻研筑新高

对于医学界来说,传帮带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老一辈的谆谆教导手把手带教,青年医师很难快速成长起来。比起内科,外科医生的成长更需要持久的历练,更需要刻苦学习、积累知识、练好基本功,更需要在专业领域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所以,冯国彦率先垂范,做好科室的梯队建设。神外现已经形成以冯国彦为首,马红军为神经外科主任,田占伟为血管组主任,周维坚为功能组主任,张缨为护理组主任的20人铁三角梯队。该诊疗中心现拥有床位53张,其中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床位9张,科内拥有目前最先进蔡司S88神经外科显微镜、开颅动力系统、一拖六心脑电监护仪、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等高精设备,为疾病的诊治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神外团队更是凭借扎实的诊疗技术开展了动脉瘤夹闭术、功能神经外科癫痫病灶切除术高难度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个性化的脑外伤康复治疗、显微镜下各类脑部肿瘤手术等。强大的专业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让神经外科诊疗中心成为新郑市当之无愧的脑外科龙头科室。

谈及未来发展,冯国彦说道:肩负重任,任重而道远!作为诊疗中心主任,一是要当好拐杖,给中心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二是要当好梯子,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三是要当好一个舵手,掌握好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的发展方向,做好上联下达,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合作,尤其与联系最为紧密的神经内科诊疗中心建立协作关系,挖掘共同诊疗范畴的潜力,向脑科院中院进发。

周三全天(门诊特需5诊室)

周五全天(外科9诊室)

冯国彦联系电话:13598857086

冯国彦坐诊时间及地点:周一全天(外科9诊室)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6723 2016-05-06 00:00:00 五 新郑脑外领域“第一刀”KeywordPh——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冯国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