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新密播报 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自来熟无法抗拒的美
以病人为中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五一小长假家电市场销售因结婚高峰遇热
解读密县县衙千年历史之喊冤鼓
历时近3年《溱洧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解读密县县衙千年历史之喊冤鼓
新密县衙门口的鸣冤鼓

密县县衙喊冤鼓由刘邦创建流传至清末

密县县衙大门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门四柱,为灰瓦硬山式建筑,前檐东侧放置一面喊冤鼓以备百姓击鼓喊冤,关于这面喊冤鼓,在密县古城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传说。

相传,汉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胡作非为。一天,少女苏小娥正在街上行走,恰遇皇侄,他见小娥貌美便上前调戏。小娥生气地扇了皇侄一巴掌。皇侄在众人面前挨此一掌,岂肯罢休,便拿木棍使劲向小娥头上砸下。一路过的彪形大汉把木棍打断。皇侄遂令随从们动武,岂料一随从举剑刺向大汉时,大汉猛地一闪,锋刃却捅进了皇侄肚皮,皇侄霎时倒地身亡,误杀皇侄的爪牙便串通同伙,栽赃说是大汉所杀。刘邦下令将大汉捉拿收监处死。

脱险的苏小娥得知恩公将被问斩,决定去智闯金殿。小娥持鼓锣来到金殿门前,突然猛击锣鼓,高喊“冤枉!”锣鼓惊动了刘邦,他下令传当事人上殿问话。小娥见了皇上,把皇侄劣迹、随从恶行一一陈述。刘邦听毕,觉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与皇侄随从对质,那人见抵赖不过,只好招认为误杀。刘邦十分愤慨,将小奴才拉出去斩首。随即将好汉释放,让小娥回家。百姓闻讯,无不赞颂高祖英明。

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启示了刘邦设立鸣冤鼓,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借以显示便民、德政。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清末。

新密播报 郑炜辉 通讯员 凌耀亮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8567 2016-05-13 00:00:00 五 解读密县县衙千年历史之喊冤鼓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