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3版:新郑播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探索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新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时间换资金 以空间换资金 以项目换资金
新郑探索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新模式
与会人员现场参观新郑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项目
全省住房工作暨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现场会在新郑召开

5月6日,省政府在新郑市召开全省住房工作暨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现场会,学习贯彻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交流商品房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和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工作。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新郑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项目,并听取了新郑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努力探索化解房地产库存的经验做法。

记者 杨宜锦/文 通讯员 杨媚/图

新郑“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时间换资金、以空间换资金、以项目换资金

近年来,新郑市积极探索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新举措,通过团购商品房转安置房,快速安置拆迁群众,率先探索出了一条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新模式,收到了群众妥善安置、土地整理高效、房产库存消化多重效果。

在价格确定上遵循尊重价格形成规律,政府进行评估、引入竞争,确保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最终达到“团购价格最优、群众利益最大、企业获利适中、政府出资最少”的效果。

为保证团购商品房转安置房的资金充裕,新郑市按照“短期负债、中期平衡、长期收益”的思路,通过构建投融资平台,理清投融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时间换资金、以空间换资金、以项目换资金”的低投入、快周转、高回报的投融资之路,从客观上起到了“债务风险可控、资金到期可还、快速安置群众、房产良性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房源的确定上,主要涉及群众、政府和企业三个当事方,要兼顾多方利益需求。充分考虑群众对安置房位置、户型、面积及其周边公共基础配套的需求,只有能让群众满意的房源,才能纳入政府考虑的范围。比如,在新区韩庄村群众安置中,经过村民反复比较讨论确定的剑桥郡和东方国际小区商品房,一个地处新郑新区,一个位于新老城区接合部,都与幼儿园、中小学校、大型超市、医院等紧临,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良。经谈判,开出的价格开发商能接受,群众非常满意,做到一举多得。

棚户区改造采用团购商品房转安置房,前提是要先有充裕的资金。为了融集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资金,新郑市整合政府资源、推行公司管理、市场经营运作,逐步形成了以新区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级控股公司的投融资体系。同时,着力打造了新区发展投资公司、政通投资控股公司两家资产超百亿元的“航空母舰”,新区发展投资公司还被大公国际评为2A+信用等级,构建了一个多方位、多层级、高效能的投融资体系。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融资150.5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土地整理、新型社区、城市交通路网、市政设施等各类项目的建设。

新郑在新区发展建设过程中,环境优越地价高,但土地指标严重匮乏,西、南部乡镇地价较低。

该市通过整理南部乡镇土地,将土地指标转移给新区,新区以较高的价格挂牌出让,再以每60万元的价格对西、南部乡镇予以补偿。

这样,既解决了新区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也为南部乡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筹集了资金,实现了全市区域的总体平衡。

在完成拆迁安置后,要从完善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的角度去开展工作,在健全基层组织、强化社区管理上狠下功夫,想法设法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保障拆迁村庄转移人口的财产权和市民权,推动入住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城乡均等化,加大入住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帮扶力度, 建立健全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和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增强搬迁居民入学、医疗、养老、就业、公共服务、住房等权益保障。

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新郑市坚持办理为民实事,免除入住社区居民有线电视视听费,逐步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切实方便社区居民生活。

为切实促进居民就业,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合作创业、“百千万”文化惠民、现代农业示范、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行政效能提升等“六大工程”,科学推动“村改居”转变,建立健全社区支部、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确保社区服务规范、管理有序。

截至目前,新郑市财政共出资53亿多元,以低于市场价8%~10%的价格,团购商品房转安置房1.4万余套,安置各类拆迁群众7400多户、2.5万多人,消化商品房库存155万平方米。

新建路街道“棚改”货币化安置

安置周期缩短两年半、安置过渡费节省7000万元

新建路街道,地处新郑老城区,是黄帝故里景区所在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新建路办事处为了确保棚改群众满意、提升安置效率,通过“群众参与、优选房源,公开竞价、政府团购、自主选择、集中安置”的方式,不断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激活了房地产市场,也提升了政府在拆迁安置工作中的公信力。

2013年以来,该办事处进行了三期“棚改”,拆迁2120户。其中,两期实行了货币化安置,团购存量商品房1770套、21万平方米,集中安置1040户,投入货币化安置资金8亿元。

2013年1月,拆迁220户,团购宏基王朝社区商品房470套、5万平方米,3个月内安置到位。

2015年1月,拆迁820户,团购凤台苑、宏基王朝、怡和白云阁等3个社区商品房,共1300套、16万平方米。征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社区,5个月内安置到位,都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安置、当年入住新社区。

通过货币化安置,政府以购代建,既省心省事,又省时省钱,同时实现了政府、征迁群众、房产企业的三方得惠、多方共赢!

对政府来说,通过货币化安置,加快了安置进度,提高了安置效率,降低了拆迁难度,节省了安置资金。新建路办事处实行的两期棚改货币化安置,与政府建房安置相比,安置周期缩短了两年半,安置过渡费节省了7000万元。

对棚改户来说,通过货币化安置,缩减了过渡时间,早日搬入了新居,避免了租房生活的种种不便。拆迁后,征迁群众即可直接从原来的老旧小区和自建房,搬进宜居安全、功能齐全、服务周全的新社区,居住品质环境大大提升,使他们早日实现了“安居梦”!

对房产企业来说,通过货币化安置,缩短了开发周期,快速回笼了资金,释放了新的活力。作为货币化安置社区之一——宏基王朝社区共开发了30万平方米商品房。通过货币化安置,政府团购了该社区16万平方米,占其开发总量的53%,使企业迅速回笼和盘活了资金,使企业提振了信心、激发了活力,得以更好更稳健的发展。

和庄镇尹庄“棚改”货币化安置

实现群众、政府、地产商三方共赢

和庄镇尹庄村位于和庄镇中北部,属新港产业集聚区的中心地带,辖尹庄、大孙两个自然村、551户、2274人,村庄占地640亩,拆迁面积9.1万平方米,需安置房11.5万平方米。

根据中央、省、市提出的“去库存”总体要求,结合和庄镇和新港产业集聚区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实际,新郑市和庄镇决定对尹庄村实行货币化安置,经过征求群众意见,该镇选择正商红河谷作为货币化安置社区。

在对尹庄村进行货币化安置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群众满意、开发商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三方共赢。

对群众而言,正商红溪谷的品质高、位置好,很受群众欢迎,同时又可减少群众至少2~3年的过渡安置时间,可实现随拆随迁,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对政府而言,该项目团购价格为每平方米3500元,基本接近政府建设安置房成本,同时也可避免由于过渡期延长带来的过渡安置成本和维稳压力,以及安置到位后安置房水、电、物业管理和产权办理、房屋质量等诸多后续问题。另外,从活跃市场角度看,不但可迅速实现税收的增加,又可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新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对地产市场而言,不但可以有效消化存量,使地产企业迅速回收资金。同时,群众入住的人口效应,还可带动其商业房和别墅区的销售和增值。

目前该村房屋丈量工作已结束,计划本月中旬拆迁和安置同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38867 2016-05-13 00:00:00 五 新郑探索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新模式KeywordPh以时间换资金 以空间换资金 以项目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