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
平等对话的学园,师生共长的乐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
平等对话的学园,师生共长的乐园
探访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四园”说
宏志班的宏志精神

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

平等对话的学园,师生共长的乐园

庠 铭

商都之夷,天河之旁。云霞黼黻,熊耳汤汤,梧桐横柯,松雪皇皇,旸谷钟鸣,东鳌南张。四十七中,于此序庠。

风烟具净,潋滟清漾。辟雍泮水,顺势成房。杂花生树,白壁蓝墙。建筑高峙,掩映闶阆。通幽花径,景行行忙。餐厅素雅,教室宽敞。文体馆美,图书馆亮。浅草鸳鸭池柳,突泉帆亭旗张。融情融景育人,温馨开放共飨。

回望足迹,三重境张。校立伊始,惨淡苦创,峻厦梧桐,招龙引凰,一鸣惊人,商都魁望。树木十年,做大做强,立足中原,渡海飞洋,握手时代,明理定方。廿载新象,文化内彰,切问近思,自能成长,“花、家、学、乐”,四园之光。见贤思齐,比肩共长,一校四部,斗艳争芳。雨露万物,奋发竞上。开枝散叶,地柱天梁。党辉明耀,寒门宏昌。和合共生,中西流觞。莘莘学子峥嵘,央央文化高昌。培育祖国花朵,增壤孔汉学堂。清泉乐智,达德儒装。陈蕃下榻,徐孺涉江。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刘公三顾茅庐,冯媛客寓孟尝。文王碧水子牙,伊尹曦梦殷汤。鸿鹄展翅春露,鲲鹏扶摇秋阳。怡湖鱼翔浅底,独好宏志心香。

赞曰:乾转地运,风雪雨霜。世易时移,育人辍荒。天地一极,否泰茫茫。厚德载物,世海沧沧。黄尘清水,爱心无疆。继往开来,象魏其乡。固本扩元,国富民强。责任重大,黾勉其煌。

几位语文老师一起为学校撰写的《庠铭》,读之大气磅礴,非常契合郑州四十七中的气质。好吧,就以此作为采访的开始。

初见之下,校园环境的优美;再见之下,师生共生的和谐;探究之后,学校办学理念的大气、开阔,让你不得不为郑州四十七中折服。

从《庠铭》中可以看到,郑州四十七中以三个特色作为基点,支撑并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可称为“大爱”的宏志生教育,宏志阳光、明理担当;可理解为“大美”的美育、德育工作,有“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有学生自能发展的佐证;绝对称得上“大视野”的国际理解教育,多元融合、共生发展。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通讯员 刘永江 文/图

大爱:爱之深,宏志生求学无后顾之忧

郑州四十七中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宏志生教育品牌学校”。从2003年开始,国家级、省级宏志班相继创办,让全省众多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没有负担地在优质高中读书。

学校以培养“会感恩、明事理、心胸广、有抱负、不畏难、肯吃苦、有激情、有理性、敢担当”的现代中学生为教育宗旨,本着“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感恩、上进、博学、创新”的优秀品质,为众多家庭贫困的优秀学子解决了继续求学的问题,向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2011~2015年高考国家级宏志班一本上线率达到100%,班级平均分均超一本70分以上,省级宏志班中的宏志生一本上线率近100%。

在校长叶小耀看来,宏志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部分贫困高中生的上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从一种社会责任感出发,以一种教育改革的大胆探索,唤醒了全社会关注、关心贫困学子的意识,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高中免费教育模式。

大美:师德,做快乐班主任;生德,学生实现自能发展

作为郑州市直学校中唯一入选的学校,郑州四十七中获中央文明办颁发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也是学校近年来一直坚持“德育为先”的有力佐证。

“厚德、博学、爱生、乐业”是郑州四十七中的教风。

某日,郑州47中八年级8班班主任李娜收到一学生短信:“李老师,我是×××,我想麻烦您一件事,今天是我妈生日,想让她更快乐些,正好您不是表扬我了吗?所以想请您给我妈打个电话,说说我最近的表现。行吗?亲爱的李老师,敬爱的李老师……”李老师马上回复:“孝心可敬,懂事应夸。没问题,绝对配合!”在郑州四十七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郑州四十七中的办学理念是“切问近思,自能发展”。其中,“自能发展”为叶圣陶先生所言:“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让师生具有主动创造精神,使之能做事、会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今年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文明办和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我为两会写议案”的活动中,郑州47中高一(11)陈娅琦同学提交自己的微议案《关于加强郑州市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几点意见》,被评为首届“省会优秀两会场外小代表”。

大视野:请进来,外国师生把这里当成“家” “走出去”,做汉语国际推广的使者

不久前,郑州四十七中获“河南教育名片”称号,是全省国际理解教育的一张“名片”。

校园里随处可见不同肤色的外籍教师、外籍学生和中国师生交流的场景,老师、学生和学校文化非常有国际范儿。

在2016年的郑州市教育工作会上,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重点工程之一。实施国际理解教育,郑州四十七中是个中翘楚。建校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包容互助意识的现代中学生,20年来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丰富办学内涵。

郑州四十七中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针,先后有200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师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据郑州四十七中国际部主任张宏介绍,2004年,郑州四十七中取得接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目前在校外籍学生共120人,分别为AFS交换生及韩国部留学生。

十几年来,已经有来自15个国家的AFS项目学生来郑州四十七中学习和生活,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Matteo是来自意大利的AFS交换生,热爱中国文化,是个很健谈的大男孩。这个月,他就要回国了。带着依依不舍之情,他给居住的这座城市写了一封“情书”,题目是《我与郑州之无尽的爱》。开头是这样写的:“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我所居住城市的文章,应该和情书差不多,因为我爱上了这个城市。”

面对世界的“汉语热”,郑州四十七中并不满足于每年接待百余名的留学生。2007年,郑州四十七中被国家汉办授予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先后向美国、印度、尼泊尔等国选派对外汉语教师20余名,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华文明。

不久前,郑州四十七中的李爱叶老师上在美国田纳西州西摩尔小学开展了“Chinese Show(中国秀)”,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报纸在头条报道了“中国秀”的相关情况,称赞李爱叶老师“truly amazing(太不可思议了)”。李爱叶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了包括唱歌、书法、读书、踢毽子、十二生肖表演、小游戏、太极拳等在内的11个节目,西摩尔小学全部师生及部分家长约600人来到西摩尔体育馆观摩。

李爱叶老师是2014年赴美任教于约翰逊大学孔子课堂下的西摩尔小学教学点。两年里,她把汉语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显著。

2010年,郑州四十七中在美国田纳西州开办国王学校孔子课堂,成为河南省在外国开办孔子课堂的第一所中学,截至目前也是唯一一所。

愿景:打造师生心中的“乐园”

谈起郑州47中未来发展的方向,校长叶小耀表示,学校仍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道路走下去,进一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创新培养模式,使国际特色办学惠及全体师生。

作为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所遴选的64名中小学校长之一,叶小耀在教育理念、教学科研方面有自己的深度思考。他认为,学校要成为每位师生心中的“乐园”。

近期,学校提出,将学校建成“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平等对话的学园和师生共长的乐园”的“四园”发展愿景。这是对办学目标的进一步升华。

“四园”是学校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示范性、特色化、智慧型的直接体现。

花园、家园、学园是基础、是保障,乐园是总结、是生成。

萧伯纳说过: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能对一个事业有所贡献,而自己认识到这是个伟大的事业。

“乐园并不是轻松散漫、无拘无束的玩乐、享乐,而是辛勤付出后收获的喜悦,激发兴趣后创造的欢乐,目标达成后回望足迹的微笑。”叶小耀校长说,乐园里充满着师生共同的发现、收获和成长。值得四十七中人欣喜的既有过程体验的真切,还有硕果分享到喜悦。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0208 2016-05-19 00:00:00 四 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BR/>平等对话的学园,师生共长的乐园KeywordPh探访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四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