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4版:商都建设 绿城工匠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寻访建设行业的“绿城工匠”
“85后”王保利的逆袭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年时间,从一名劳务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
“85后”王保利的逆袭之路
王保利曾提出多项盾构机优化改造方案
王保利在马来西亚

7年时间,从一名劳务工,到正式工,再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还有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盾构机……他就是青年电气技师王保利,标准的“85后”。

拿王保利自己的话说,驱使他努力刻苦向前的,除了自己内心的求知欲,还有作为一个技术人才对工匠标准的严苛要求。昨日趁休息时间,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郑州晚报记者 徐智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保利,男,31岁,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人,曾获“中国中铁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盾构机以“王保利号”命名。

从业感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用死磕的态度,三个月读懂英文图纸

2006年毕业于平顶山学院的王保利,学的是电气信息自动化专业。2009年进入中铁装备时,他是一名劳务工,协助组装盾构机。2009年3月,王保利作为组装调试主要参加人员,被派往杭州中铁隧道股份项目部,参加杭州NFM泥水盾构机的组装和调试工作。第一次接触盾构机,全英的资料让王保利有点不知所措。

“我的英文并不好,所有资料都是英文,而且是专业术语。我就白天工作,晚上把这些资料拿到宿舍,查字典,一个一个单词学习,把主要的东西记到小本上,有时间就翻出来看。”就是这种死磕的态度,王保利坚持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杭州的工作结束了,王保利能熟练读阅英文图纸和说明书。半年以后,专业的英文对王保利已没有障碍。

在盾构机始发期间,由于预备洞开挖较浅空间有限,导致2号拖车无法装入预备洞,为了不影响工期,2号拖车只能放在预备洞外,拖车之间的电气接线连接也需要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王保利表现出缜密大胆的工作作风,经过周密的安排和有条不紊的实施,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地完成了工作。

2009年7月,王保利负责组装中铁系列盾构电气系统。在组装过程中,他结合从事电气工作多年的经验和对国外电路图纸的研究,提出了很多优化、合理的布线、安装技巧。他提出的电气部分批量生产的方案,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每台盾构机可节省开支10万余元。

一步步求证,一点点解决,攻克一个个难题

“大学毕业后,掌握的知识还是书本上的,工作后,经常把书搬出来,理论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接触盾构机后,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用了,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就会学习。”王保利说。

从2009年开始,作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公司的一员,王保利先后参与郑州地铁一号线、北京地铁十号线12标、南水北调12标、沈阳地铁二号线03标、大连地铁一号线103标、成都地铁二号线3标、成都七号线2标、马来西亚捷运线区间、新加坡汤申线区间等工程项目盾构的售后服务。

2013年,王保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期间,一天晚上盾构机报故障,存在安全隐患。当检查完所有泄漏点后,并没有发现问题。王保利当时大胆怀疑腔体有泄漏,最后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对于故障的处理,从简单基本的出发,往往是最快的。”王保利说,大胆怀疑、一步一步求证,一点一点解决,就这样,王保利和同事们攻克了一个个难题。

在售后服务期间,王保利曾提出多项盾构机优化和现场改造方案,包括皮带机尾部拉杆的改造方案,造价低、效果显著;修正主驱动轮滚筒对小转弯半径的适应;皮带机出渣系统的改造方案,改善了渣土频繁掉落的现象;电气系统布线槽和标识系统的优化方案,使盾构机电气组装时,既清晰明了又最大限度地避免电磁干扰等。这些专业术语一般人会觉得十分枯燥,但在王保利眼中,他们都量化成了一个个场景——如何改进,如何创新。王保利对此乐在其中。

只有严苛地要求自己才能做到更好

“我觉得自己离工匠的水平还差很远,盾构机各种部件很多,想完全弄懂是件很难的事情,就像一个圆,半径越大,面积就越大,要学习的东西也越多。”

如今,每天王保利都在不断学习,盾构机上各种功能器件更新换代频率很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熟练掌握器件新的保护特性。“盾构机比较尖端的技术是不在书本上出现的,目前国内也没有这样的书,只有在一些国际会议或者国外文献上出现。”王保利说。

曾经一个总工问王保利说:“你是干什么的?”这句话一直鞭策着他前进。王保利说,在给别人作指导之前,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学会,在作指导和售后服务时才能做到有问题都能解答,虽然别人不一定问到这些,但是他对自己要求非常高。

王保利说,因为他是做电气的,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现,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故障,只有严苛地要求自己才能做到更好。

对工作执著,对产品精益求精,在自身领域无所不能,这是王保利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也是他要求自己不断进步的标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0491 2016-05-20 00:00:00 五 “85后”王保利的逆袭之路KeywordPh7年时间,从一名劳务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