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据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去年,河南新发现结核病人61002人。虽然我省目前结核病的治愈率接近90%,但耐多药结核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由此带来的结核空洞、大咯血、结合毁损肺等疾病,都需要专业的手术治疗。 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六院心胸外科团队在这方面有着丰富而独到的经验。不仅如此,他们还为艾滋病合并肺部良性及恶性病变患者解除病痛折磨,不少外省患者纷纷慕名前来。 为了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在心胸外科,微创胸腔镜手术的普及率已经达到70%,科主任朱长庚还开展了损伤更小的单孔胸腔镜手术。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传染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王鹤彬 全力救治患者 小小科室年手术量超200例 23岁的小段是一名结核病患者,两年前,她持续发烧咳嗽,经检查发现右下肺有一肿块。排除肿瘤等因素后,痰涂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转入郑州市六院接受内科抗结核治疗。 治疗一年后,结核菌产生了耐药性,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给予耐多药结核治疗,7个月后,效果显著。再次检查,痰涂片已经转阴,符合手术条件,5月17日,在郑州市六院心胸外科,由朱长庚主刀为她进行了胸腔镜右肺中下叶切除术,“术中,我们发现患者的右肺中下叶全是脓性干酪样组织,已经被结核菌侵蚀损毁,于是,对右肺中下叶进行了彻底的切除”,术后,小段恢复良好,一周左右即可出院。据悉,小段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结核菌只要不扩散到其他部位,即可临床治愈。 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郑州市六院心胸外科在结核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朱长庚说,科室年手术例数超过200例,其中结核病患者占2/3,其余为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患者和普通外伤急症患者。 由于主要收治传染病人,医生面临的职业暴露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医院。虽然进行了各种严密防护,还是会发生无法预判的意外。朱长庚本人就曾在为艾滋病患者手术时,经历过二次职业暴露,“最近的一次是去年3月份,在为一名艾滋病患者做右肺中叶结节手术时,在放置穿刺器时,为了保护患者的肺,我手伸进去挡了一下,被穿刺器刺破了手套和手指”,他因此服用了一个月副作用很大的阻断药物,其间忍耐了失眠、拉肚子等种种不适。但对此他却表示,“既然来了传染病医院,就做好了承受这些的准备。” 致力减少损伤 微创手术比例七成“全面开花” 在心胸外科,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及纵隔肿瘤切除等手术均可在胸腔镜下完成,“微创手术损伤小、对患者的机体干扰少,术后恢复快,”这些优点对于免疫力比正常人低下的传染病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而且,相对于传染病人的特殊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微创手术的普及也减少了医生与患者体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通常来说,微创手术都要在患者身体上打3~4个小孔,这几个小孔中,一个是腔镜进入的观察孔,为医生提供手术视野,其余小孔是手术设备进入的操作孔,相当于医生延伸进患者体腔的手,进行手术的操作。其中,观察孔直径1厘米左右,操作孔直径2.5厘米左右,对患者的损伤已经远远小于开放手术。但是朱长庚并未因此而满足,他在临床还开展了损伤更小的单孔胸腔镜,只需要一个孔就能完成全部手术操作。 一名50余岁的患者有10多年的艾滋病史,因咯血入住郑州市六院感染科,经检查发现右上肺肿块,合并肺癌,遂转入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综合考虑患者情况,朱长庚决定为她实施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通过胸部一个直径3.5厘米的切口,彻底切除了患者右上肺的肿瘤。由于损伤很小,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相对于多孔胸腔镜来说,单孔胸腔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多孔胸腔镜手术一般是一个观察孔,一个主操作孔,一个副操作孔,但是单孔胸腔镜是腔镜和操作器全部从一个孔中进入”,这就对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朱长庚说,单孔胸腔镜手术主要针对肺部病变、纵膈肿瘤开展,比例占科室开展的全部胸腔镜手术的1/3。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