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登封播报 新都万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路上(15)
对话新都万象城
时不我待·招贤纳士
社区一隅美不胜收
底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路上(15)

■长篇连载

讲述创业者的励志故事

一个人来到这人世间,到底给社会,甚至是给未来留下些什么?除了有形资产外,更主要的是无形资产,即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强大、坚韧的灵魂。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艰辛的日子。走过去了,就别有洞天。他们如春花,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他们的足迹是时代的印记,他们如永恒的星光,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今天,穿越时空,沿着河南大禹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王青山的成长足迹,探入其过往世界。他的经历是登封乃至中国30年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岁月在延伸,他的步伐越来越稳健、路越走越宽广。从他的足迹中,不仅能看到他个人的奋斗历程,还能看到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就下海人士的传奇各有各的精彩,并不是都是钱如雨下,而是充满更多可能性的人生。我们或许一辈子都无法复制这个群体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但是因年青的王青山,让我们得以知道藏在时代空白处的很多生意老板的真实传奇和坎坷历程。

和王青山一样,登封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大多生活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与城市,其间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种种变迁。

大禹治水、胸怀天下苍生、战天斗地的故事伴随了王青山的童年时光,大禹治水无私拼搏、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也激励着他谋事创业。于2014年8月抢抓历史机遇,斥资1.6888亿元注册“河南大禹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后,王青山始终坚持走在大禹文化发展的道路上。

2008年,登封市被命名为“大禹文化之乡”,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如雕刻大禹碑、举办大禹文化艺术节,修复玉皇庙,重修玉皇阜等。而登封市作为大禹故里,河南大禹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在努力推动大禹文化的建设,为大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王青山认为,登封的大禹故里文化,填补了国内同一历史时期华夏文化展现不足的空白。那么,他又是如何打造大禹文化产业的呢?

为开发大禹文化,王青山希望通过挖掘和研究大禹文化资源,弘扬和传承大禹治水精神,为登封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正大力建设中国大禹故里文化产业园。”王青山说,把大禹文化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文化品牌,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起着引领性发展的作用。

目前,该集团已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准备工作。

作者 高鹏敏(未完待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1902 2016-05-27 00:00:00 五 在路上(15)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