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军人出身,担任村支书期间,把为民服务的精神牢记心间,使村民走上发家致富路;他朴实无华,举止腼腆,却有着一颗执著追求之心,退休后的他决心传承豫剧文化,他说:“为登封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献一份力是我的义务。”这就是登封市政协委员、郑州宣化豫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战锋。 登封播报 胡建邦 付文龙 文/图 责任铺就村民致富路 李战锋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0年应征入伍,因在部队表现突出被任命为班长,1984年退伍回乡后,因不满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立志改变家乡的现状。 1987年任宣化镇佛垌村支部书记,要改善村里条件,首先要改善教学环境,1997年,他多方协调,为村中学校建造一所教学楼。2009年,组织村民兴建水站,解决了全村自来水问题。针对狭窄泥泞的村级公路情况,李战锋采取向上争取项目,向下组织村民自筹,裁弯取直加宽整个路面,硬化与各村之间的道路。 村里面貌改善了,可是腰包还没鼓起来,为了让村民们走上富裕道路,李战锋带领全体村干部,想千方设百计发展村级经济。鼓励扶持村民发展养鸡生产。为村民解决养鸡的后顾之忧,他转变思路学技术,包饲料、包防疫、包治病、包销售。全村上千规模养鸡大户有200户。 热爱促成文化事业梦 在基层的工作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戏曲,但对戏曲的热爱却是从当兵时期就已经扎根的。他说,当兵的时候就是在北京工程兵文工团,在团里他既是班长还兼板胡和竹笛的演奏,“传承文化一直是我的梦想。”李占峰提及当年很是怀念。 因为这份梦想,他对戏曲的爱更热烈又不失理性,他研究它,整理它,继而发展它。在他眼里,戏曲博大精深,是文学、声乐、舞蹈综合的立体艺术。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他也步入中年,2013年,他成立了郑州宣化豫剧团有限公司,一心一意发展戏曲文化,目前全团42人,成立2年多来,剧团演出600余场次,公益演出200余场次。李战锋说:“我现在也退休了,传承戏曲文化,一直是我的梦想,豫剧作为登封的戏曲文化,成立这个剧团不但能为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献一份力,还能够给留守儿童和老人带来戏曲文化。”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