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登封播报 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系马窑 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情系马窑 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郑州市检察院深入马窑村一对一帮扶侧记
朱之信深入农田查看农作物
朱之信与村民们共同讨论致富之路
亲力亲为督办农家乐房屋改造
朱之信与村民们在一起
修建道路

“咱老朱回来啦!回家里歇歇吧!”在登封市送表矿区马窑村,驻村的郑州市检察院高级检察官朱之信走在村里,乡亲们亲切地和他打着招呼,争先恐后地招呼他去家里坐坐,拉拉家常,亲如一家人。而这都要从2015年10月郑州市检察院“一对一”驻村帮扶队到马窑村后说起。登封播报 李晓霞 文/图

带着激情与热情,投身帮扶工作

“我们一定要扎根在这里,帮扶群众实打实,知群众之所难,解群众之所急,从根源上帮村民走上致富路。”2015年10月29日,郑州市检察院党员干警与登封市送表矿区马窑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启动仪式上,郑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建国带领113名郑州市检察院的党员干警与该村87户低收入家庭结对认亲,开始为期两年的帮扶。

郑州市检察院高级检察官朱之信便是帮扶队驻村的一员,到马窑村后,他深入村民家中,和乡亲们亲热地话家常、谈发展,让山村里充满了温暖快乐的欢声笑语。 “为使百姓尽快脱贫,不让一个贫困乡亲掉队,切实增强帮扶效果,我们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多方面做文章。计划2016年年底确保50%的帮扶对象脱贫。”朱之信充满信心地说,为完成目标,他们将在矿区支持下,成立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生态农场、农家乐、打造千亩果园,多方位让群众脱贫致富。

一年365天,200多天都住村里,一心一意为百姓脱贫而努力的驻村帮扶队始终牵动着村民的心。朱之信善于处理矛盾纠纷,就连我们临近的汝州市群众,都赶过来寻求帮助,他总不厌其烦,一一帮忙解决。送表矿区党委书记薛少龙饱含深情地说:“郑州市检察院心系送表,情系马窑,求真务实,是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群众都评价好!”

筑起干群情,马窑村攀上郑州“亲戚”

“老朱就是我们家在郑州的亲戚。”走在马窑村村头,村民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到今年4月份,郑州市检察院工作人员进驻马窑村,已经1年了。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把我们贫困户当作亲人,想方设法改善我们的贫困面貌,有时他们自家的事儿却顾不上。”

“去年,郑州市检察院发出号召,希望党员干警自愿与马窑村87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这一号召获得了党员干警的积极响应,院领导带头全体参加,我们自愿报名开展帮扶。”朱之信说,在马窑村的日子里,每一个贫困户都是他的亲人,“马窑村就是我第二个家。”

一年里,驻村帮扶队帮村民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升级建设垃圾处理厂、又采购安装太阳能路灯、村内道路硬化、乡村旅游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驻村的时间里,乡亲们也把我们当作亲人,见到我就说回来了,而不是说来了。”朱之信难表自己的欣慰之情,“共产党的老传统干群鱼水情回来了!”

记者看着朱之信不停地和路过的村民打招呼,而打招呼的内容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话语,而是“老朱回来了,老朱吃饭没,老朱最近身体怎样?”等一些简单的家长话。但恰恰正是从这些朴素的话语中,看出朱之信一年多来在马窑村和村民的相处之道,以及亲密似亲人的生活。

支招致富路,富足就在眼前

“如今越过越有盼头了,并且不用外出打工,可以守着自己父母老婆孩子,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过去马窑村没有集体收入,群众就业门路窄,群众稳步增收难以保障,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保证经济来源,但在矿区多方努力下,在郑州市检察院驻村队帮扶下。记者提起如今的经济收入,马窑村村民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

看看这一家子的情况,就会明白如今马窑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在提升。在该村四组,63岁的郝麦会,上有90多岁老母赡养,平时靠和老伴务农为生,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因年龄渐大,郝麦会一家六口挣扎在贫困线上。“去年,郑州市检察院驻村队来了,在他们的帮扶下,我们共同努力,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一进到郝麦会的家里,他不停地向记者表述着他难掩的激动。

郝麦会说自己和村里其他80多位贫困户一样,是“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受益者。“郑州市检察院干警到村里后,给我们提供致富信息,并提供1000多元钱帮我买了3只种羊。如今,我养殖了30余只羊,每天在家门口放羊,纯绿色养殖!”郝麦会一边赶着自己的羊吃草,一边慈爱地抚摸着小羊,脸上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

而和郝麦会一样,在郑州检察院帮扶队的一对一帮扶下走上致富路的还有马窑村八组村民郝社,“帮扶队先帮我种了50棵花椒树、100棵皂角树。现在我还养殖了500余只鸡,养成后他们还帮忙销售,我感觉致富的希望就在我眼前。”

帮扶改造人居环境 助力马窑成“明星村”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到傍晚,火红的太阳像孩子的脸,躲进了嵩山西面,此时马窑村广场上音乐四起,一把把舞扇在风中摇曳,村里的中青年妇女婀娜的广场舞姿,小山村在一派祥和之中,显露出城市的风范。

“每天都有人来俺村,骑行的、自驾游的,摄影的、画画的,人可多了。”村民栗跃锋说,在自己的印象里,昔日的马窑村就是一个小山村,天一黑村庄就陷入死寂,村民各自回家。并且村里垃圾遍地,整体看上去就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自从郑州市检察院驻村帮扶队到村以后,送表矿区和驻村帮扶队大力开展治理农村垃圾,对所有村进行卫生打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从整体上改造送表的人居环境。他亲历着马窑村和自己一样的贫困乡亲们脱贫的过程。他是“美丽乡村”建设给山村带来巨变的见证者,深切感受着“美丽乡村”的强劲脉动。

如今,马窑村成为人人口中夸赞的“明星之村”,登封市许多乡镇去该村实地考察学习。还有别村村民常说“看人家马窑村”,那口气中难掩的羡慕,让人不得不“嫉妒”马窑村的村民。

帮扶脱贫 村民干劲足“攀比”过幸福生活

“以前村里边有贫困户,看着他们,觉得自己生活还不错,所以干活总有点懒惰的心理。”村民栗跃锋说,自从郑州市检察院驻村帮扶后,村里边的贫困户都有自己的活干,并且看着经济效益还不错。“我这一下子就有点焦急了,原来不如我的都致富了,我也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栗跃锋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力求完美。

俯瞰如今的马窑村,像栗跃锋这样在驻村帮扶队感染下,变得积极向上有干劲的村民到处都是,看着从东到西,阡陌交错、屋舍俨然的村庄星罗棋布,路是干净平坦的水泥路,房是敞敞亮亮的新居所,村民脸上洋溢的笑脸,这个美丽乡村的未来正蒸蒸日上。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2147 2016-05-27 00:00:00 五 情系马窑 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KeywordPh郑州市检察院深入马窑村一对一帮扶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