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国(郑州)第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2/2016-05/28/A02/20160528A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万人参会 助推郑州万众创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郑州)第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会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开幕
两万人参会 助推郑州万众创新
与会领导启动国际创新创业大会

本版图片 周甬 图

本报讯 昨日上午,中国(郑州)第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会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省长陈润儿,省政协主席叶冬松,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闻,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副省长徐济超,郑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等出席会议。省政府秘书长郭洪昌主持开幕式。郑州市领导程志明、王璋、王跃华、马健、黄卿、崔凡、薛景霞等参加开幕式。

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36个驻华使领馆外交官,美国硅谷地区10个城市市长,40多个国家有关嘉宾,国内100余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各路创客、投融资机构两万人参会。

本届大会由河南省政府主办,郑州市政府、河南省科技厅承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徐济超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简要介绍了河南省省情。他说,河南是人口大省,交通区位优越,市场潜力巨大,要素支撑有力,产业基础良好,开放条件完备,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好地方。目前,河南省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广大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在鼓励科技人才合理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和经营成本、鼓励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有力尝试;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效。希望大家充分利用本次创新创业大会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对接,增进友谊,共享商机、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阴和俊在致辞中指出,这次大会对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交通、区位以及人才优势明显,科技部和河南共建的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已成为了区域性的技术创新平台。今年初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在河南落地,将为河南培养更多的技术转移人才,科技部将全力支持河南加快实施创新发展。

马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情况。他说,近年来,郑州市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全市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建设,是郑州实现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郑州将努力把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开放创新技术转移集聚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创新创业中心。马懿表示,郑州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向国内外宣传展示郑州创新创业环境,掀起郑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努力把郑州打造成适合创业、适宜创新的城市,抢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创业新高地。

目前,本届大会项目征集总数超过1500项,其中国际项目200多项,包含中欧国际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澳(郑州)创新中心、中德(郑州)智能生产孵化中心、中德(郑州)职教学院、中德(郑州)国际成果转化交易中心、中匈(郑州)国际科技园、中国(郑州)创新创业研究院在内的10多个重大项目,这对推动我市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河南省有关委局及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驻豫科研院所、高校;郑州市直有关委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签约单位、创新创业企业的分管负责同志或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 李丽君 赵柳影

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基础研究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

施一公以《来自生命基础研究的启示》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说,人类从出生开始,婴儿、少年、中年一直至老年,饱受疾病的煎熬。其实,人类自然死亡的很少,大部分死于疾病。主要死于三大类疾病,一是心血管疾病,中国每年大约有30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到32%;二是癌症,中国每年大约有265万人因癌症去世,占到28%;三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死于此病的人占1%。患病人数众多,但是病人生活质量低,特别是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如美国前总统里根、撒切尔夫人。死于其他原因的人类,占到34%。

施一公认为,现代前沿基础研究在改变着人类的命运,延伸出强大的制药工业和创新能力。我们至今对人类大脑如何工作知之甚少,前沿的科学研究不可预测。“所有对基础研究的预测都是挺傻的。”他说,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政府应当支持基础研究,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

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

虚拟现实领域现在最需要的是人才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沁平

现在世界上最火的已经不是无人驾驶汽车,而是VR,虚拟现实。赵沁平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虚拟现实研究,据赵院士介绍,虚拟现实就是模拟现实世界,30年前已出现,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

有人说,2016年是虚拟现实产业的元年,是虚拟现实爆发式发展的一年。“这个还有待考证。”赵院士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一代是个人电脑,第二代是智能手机,下一代就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它将是未来互联网的入口和交互环境,“到时候大家在链接网络时将不再使用鼠标和键盘进入,而是用其他更方便的接收器,进入网络交互时,将打破时空界限,交互场景可以是未来的、历史的、远程的、局域的等,最关键的是进入的环境是立体的,自己也能感触到。”

赵院士说,未来虚拟现实将是各行业发展的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有很大的消费市场,但是说今年是元年还为时尚早,因为目前我国虚拟现实的技术硬件与国外的企业还有差距,还有一系列的技术要突破。“发展这个行业最关键的就是人才,这个行业大量的工作是内容制作,需要大量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前几年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 郑州晚报记者 李丽君

要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海闻

“为什么要创新创业?怎么创新创业?”一开口,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便抛出了两个问题。

海闻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建设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但是为什么要发展双创,是因为创新创业是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

“30年前,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业进行经济发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并且要解决的是延长寿命、环境、教育等更深层次的新问题,所以从国外引进已经不是最好的办法,而需要通过大众创新来解决。”海闻说,我们要通过双创,打造出以民营企业为主,以人民群众创造力为主的经济类型。

那么,如何发展双创呢?“首先要以未来发展趋势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进行发展;其次,要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管是产业园、孵化器还是众创空间,都要把握好企业这个核心,不能本末倒置;最后,要加快金融改革支持创新创业。”海闻说。

郑州晚报记者 赵柳影

发展双创,要形成生态系统

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化业务总监 曾晓东

中关村是国内最先确立创新领域发展的试验田,同时也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经过多年打造,中关村正在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那么,郑州发展双创,可以从中关村吸取哪些经验呢?

“20多年来,中关村形成了一套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这套生态系统也成为了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 曾晓东说,这个生态系统包括六个要素——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新文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业、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

曾晓东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持续的、聚合的来进行发展。

此外,曾晓东建议,发展双创,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内在实力,更要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能力,二是平台。”曾晓东说,现在普遍国内的创新创业能力都不足,所以更要以市场为驱动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推动力是人才,因此,吸纳国内,甚至全球优秀的人才是提高能力的一大“法宝”。郑州晚报记者 赵柳影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2222 2016-05-28 00:00:00 六 两万人参会 助推郑州万众创新KeywordPh中国(郑州)第二届国际创新创业大会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