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商都建设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T04版
T03版
T02版
宋代青砖古塔急寻专家帮“扶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版“比萨斜塔”倾斜40厘米
宋代青砖古塔急寻专家帮“扶正”

本报讯 中牟县黄店镇冉家村有一座宋代青砖古塔,斜立高岗,如今已向东北倾斜40厘米。看塔的80岁冉小水老先生担心它倒塌,求助郑州晚报记者,希望找寻专家帮忙“扶正”。

双塔仿照尉迟敬德的双鞭建的

这座斜塔坐落在当地的寿圣寺内。寺内有双塔,一高一低,一粗一细。高塔7层,高约30米;低塔4层,高约18米。两塔相距20米,均建于宋代,为六角形无塔顶建筑。

在双塔正中间,立有“寿圣寺双塔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中牟县志》曾有记载:“寿圣寺在县南……上建有双塔,亦称双塔寺。”

“塔的形状是仿照尉迟敬德的双鞭来建的。塔建得比较慢,至宋初,此处多被袭扰,当时西边的塔建到30米不建了,东边的塔建到18米不建了。两塔一直都没有顶,现在一下雨,大雨就顺着塔顶流到下边。” 冉小水老先生说,塔边的石碑众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多次来考古,称该寺和双塔经宋、元、明、清之时,维修重建时立有八通石碑。

高塔倾斜40厘米尚不到临界值

冉小水老先生介绍,文物部门1986年拨款修复,当时运用垂球测量,塔顶心到塔底中心斜了40厘米(即塔顶偏离垂直线)。当年,双塔也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高塔一定还在偏,我担心歪得很了会倒下来,那就太可惜了。专家能不能把塔扶正?”冉小水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古建专家、工程部主任常铁伟表示,古塔倾斜是因为建筑时地基有深有浅,材料质地不同,造成承载力也不同,有的还存在地下土质和地下水流动。

针对寿圣寺高塔倾斜的原因,曾去过现场的他解释,这座塔所建位置正好在黄河冲积扇上,地下是沙土地,可能因为地基的原因造成它歪斜。

他表示,斜塔“改邪归正”现在还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如今高塔倾斜40厘米不倒,说明它还不在倒塌的临界值,需要对它进行长期观察,之后再找专家想办法。

■新闻1+1

意大利比萨斜塔咋“扶”的

建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在建筑过程中就出现倾斜。原本是一个建筑败笔,却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奇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塔倾斜角度逐渐加大,1990年对游人关闭前,塔顶已南倾3.5米。

之后采用斜向钻孔方式,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经过11年的修缮,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专家预测,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

郑州晚报记者 徐富盈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4027 2016-06-03 00:00:00 五 宋代青砖古塔急寻专家帮“扶正”KeywordPh郑州版“比萨斜塔”倾斜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