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里亲历者讲述伤亡原因
河南温县29岁小伙申亮亮
f0413hnf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马里亲历者讲述伤亡原因

爆炸威力巨大

死伤战士营房距爆炸点较近

头戴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往往在“世界上一些最动荡、最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枪声和爆炸成为家常便饭。

自1990年开始,中国向联合国任务区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有近30年。多年来,中国军队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5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大出兵国,多名维和军人献出了生命。

巡逻时装甲车曾被流弹击中

杨乾坤曾担任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队的新闻官,也曾参加过海地的维和任务。惊闻马里维和战友遭袭牺牲,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回忆起了往昔。

“在海地这个国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枪击事件。”杨乾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国内培训时特别强调安全防范意识的养成。国家也十分重视维和队员的安全,配备了一流的防护装备,比如巡逻都配备了防弹的装甲车,要求队员外出执勤穿戴防弹衣、防弹头盔。不过队员们心里都明白,只有自己苦练本领技能,自身素质过硬才能顺利完成维和任务安全归来。

遇袭事件频发带给了维和队员有形和无形的压力。虽然有时袭击并不针对中国维和警察,但“冷枪”却不少,杨乾坤在海地巡逻时装甲车就被流弹击中过。“没有经历过的人会觉得打个枪很平常,当你真身处枪林弹雨的环境中时,还是会有恐惧和不安的。”

为消除队员们的安全顾虑,队领导将全体队员集中起来,将防弹车、防弹衣、防弹头盔用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进行实弹射击演示,实践证明这些防护装备是安全的。配备给此次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队的装备质量同样是非常过硬的,产品在出厂的时候都经过了多次检测。

死伤人员所住营地距爆炸点较近

据杨乾坤介绍说,此次遭到袭击的营地位于马里的北部,而该营地其实是比较安全的一个营地。“简单来说,当地的设施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另外不管是维和部队还是其他的武装力量在当地驻扎得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而造成这次袭击案件伤亡巨大的原因是此次爆炸的威力比较大。“爆炸发生在营地门口。而营地距离营地门口大概有十几米的距离,一进门先是一个停车场,用于停放维和部队的车辆,然后才是维和队员的住所,所以说住所距离爆炸中心其实有将近200米的距离,然后附近还有一些民宅,距离也在200米左右。而当天爆炸发生后,不管是营地里的房屋还是附近的民宅全部倒塌了。可见当时爆炸的威力巨大。而遇难战士和受伤者所居住的营房是距离爆炸发生地比较近的。”他说。

发现公路有新浮土就要排雷

一名刚刚在马里归来的中方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了这样的细节,法国人的支奴干直升机在天上转圈,公路上稍微看到一点新鲜的浮土,就要下车检查,防止埋了地雷。到达指定地点,装甲车和士兵就呈战斗队型散开,丝毫不敢大意。

在马里的加奥地区,中国维和医院门口单独放了一个集装箱。哨兵略带伤感地说:这是带有冷藏功能的停尸间。停尸间的门不断地被打开。中国维和医生不停地被派往更北边的基达尔或更远的地方,把客死在他乡的异国战友接回来装殓好。

每一次打开,中国维和医院都要举行一个简单而肃穆的仪式,为这些肤色不同的蓝盔战友送行。在马里,付出生命代价的国家已经超过了10个。据《法制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4035 2016-06-03 00:00:00 五 马里亲历者讲述伤亡原因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