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8版:二七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起听听二七区这些传统建筑的传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它是人们对已故先人的怀念、追思、祭祀的场所
它们是宗教赖以生存的物质表现
一起听听二七区这些传统建筑的传说
侯寨郭氏祠堂:
始建于公元1465年
显圣寺大雄宝殿
齐寨东岳庙大殿
侯寨郭氏祠堂大门和倒座

它是人们对已故先人的怀念、追思、祭祀的场所

它们是宗教赖以生存的物质表现

寺、观、庙宇、祠堂等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建筑形式。早在汉代,祠堂就已出现,是人们对已故先人的怀念、追思、祭祀的场所。寺、观、庙宇等宗教建筑的产生是宗教赖以生存的物质表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七区内有众多寺院、庙宇、祠堂,其中包含佛教建筑、伊斯兰建筑、道教建筑和家族祠堂建筑。

记者 景静 整理

显圣寺: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改赐此名

位于二七区嵩山路街道黄岗寺村北,原址位于黄岗寺村委会院内。显圣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报恩寺,后经多次重修,香火极盛,原有七进院落。原寺已经不存在,现为民国时期民居两座和现代三层小楼一座。

现任主持永善法师,河南通许人,自幼习武。2004年任显圣寺住持,铸铜钟、盖大殿、塑佛像,口碑甚佳。民居原属于清末民国一荆姓大地主所有,20世纪50年代分给村民,90年代借给显圣寺使用,现为大殿。

民居一为两层,坐北面南,建筑形式为单檐硬山灰色小青瓦覆顶,墙体为清水砖墙,山墙两侧墀头有砖雕;民居二为两层,坐南面北,木构架为抬梁式梁架,山墙两侧墀头有砖雕;三层小楼,平面面积约为90平方米,现为观音殿和藏经阁。

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曾驻跸于此。当夜有强盗欲行不轨,忽然听有人大喝一声:“关云长护驾来也。”乾隆帝知是关帝显圣,当即改赐此寺名为“显圣寺”。

现寺内确存有当年乾隆在该寺为当地官员题写的劝诫词。木匾中题有“乐事劝功”四字,字正上方有“钦赐”两字,左下角写着 “御书”三字,匾上首为“钦命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落款为“大清乾隆丁巳年二月”。四周铜皮镶边,饰以铜花,做工精美,虽历经沧桑,但是铜色以及镏金的装饰品光彩如故。

寺内还遗留一通写有“圣旨”二字的碑首,碑身只剩下三分之一。现寺内遗留两通石碑,碑文记载:其一,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显圣寺的水陆殿和伽蓝殿,用的是村里的树木,寺建成后,整个村落只剩下一片黄土岗;其二,1996年,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会长释永信,为弘法利生,法心重修显圣寺。

香林寺:曾经香火极旺

位于二七区侯寨乡盆刘行政村香林寺自然村东约300米。原寺始建年代不详,在明清时期曾经重修。面积较大,约5000平方米,历史悠久,香火极旺,解放后香林寺被改为学校,后在20世纪70年代时拆毁,现原址被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占压。

关于寺名的由来,在民间有多个传说,其中一说与桃林有关。村中遗留断碑一通,碑文已经模糊,内容大概为:明嘉靖年间,在原荒废的基址上重建香林寺,按原样建观音殿及东西配殿,增建原来没有的十八罗汉环壁,修伽蓝殿……

齐寨东岳庙:现有建筑是按原有形制复建

位于二七区马寨镇张寨行政村齐寨自然村。东岳庙是由山门、东西厢房和大殿组成的一个四合院,四周有围墙,现有建筑是按原有形制复建。原建筑20世纪70年代被毁,始建年代不详。

院落整体坐北面南,面积334平方米。山门前立有石狮一对。院内建筑形式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红墙。山门和大殿屋顶用灰色筒板瓦,筒子脊两头安有龙吻,其上有走兽,中部安有宝瓶,垂脊前部安有仙人,走兽。东西厢房屋顶用灰色小青瓦,筒子脊两头安有龙吻,其上有走兽,中部安有宝瓶,垂脊前部安有仙人,走兽。大殿面阔3间(9.6米),进深6米,有前廊,明间安有板门,两次间安有直棂窗;东西配殿规格相同,面阔三间,长9.2米,进深4.1米,明间安有板门,两次间安有直棂窗。

现存碑刻8通,院南墙镶嵌2通,西配殿东墙镶嵌1通,大殿南墙东侧镶嵌1通,院内散落4通。院南墙西侧碑刻高约1.08米,宽约0.45米,额题 “世□□传”(因年代久远,个别字迹不清),落款“道光七年岁次丁亥花月上浣吉日立”;东侧为“创建水口碑记”,落款题“乾隆二十九年岁次甲午七月初六日立”,高约1.28米,宽约0.50米。西厢房东墙碑刻高约0.47米,宽约0.48米,文字不详。大殿南墙碑刻高约0.32米,宽约0.47米,字迹不清。院内散落四通碑刻磨损较大,字迹亦不清。

坟上村臧氏家庙:

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臧氏家庙位于二七区马寨镇坟上村主街南与周悼王陵正对处。地硬山式灰瓦覆顶建筑,面阔三间,系清代中期所建。内有清康熙、道光、光绪重修家庙碑三通。村中居民现有臧、王、李三姓,三氏均祖籍南京,明代嘉靖年间奉圣旨为周悼王守陵迁来此处,遂繁衍至今。该家庙及家庙碑对于了解和研究周悼王陵情况、明代藩王陵墓制度以及坟上村早期形成状况都有一定的价值。

臧氏家庙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桐树洼村土地庙:

由大殿和拜殿组成为勾连搭样式

位于二七区侯寨乡桐树洼村东部。该庙由大殿和拜殿组成为勾连搭样式,一卷一殿。坐北朝南,清代石构建筑。大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拜殿为卷棚样式,大殿和拜殿的勾头处均雕有图案。在拜殿山墙内侧刻有题记,碑文模糊,仅见“修石庙……”三字,时代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筑立面两侧刻有楹联一对,“驱兽百姓安”“杀妖民人□”。(因年代久远,个别字迹不清)

侯寨郭氏祠堂:

始建于公元1465年

位于二七区侯寨乡侯寨村中部,村文化广场的北侧。是一个中国传统的三进四合院,始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是二七区境内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处具有部分明代构件的砖木结构建筑。

院落坐北朝南,建筑形式为单檐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木构架为抬梁式梁架。山墙两侧墀头和博风前部均有砖雕花。现存倒座、大门、堂屋东西厢房、堂屋和三堂等一进院,面积约270平方米。倒座面阔三间;大门面阔一间;堂屋西厢房面阔三间,屋面塌陷;堂屋东厢房倒塌过半;堂屋面阔三间;三堂面阔三间。倒座后墙有窗洞3个,前墙有一门两窗,东西厢房和两正房,明间有两扇板门,两次间有直棂窗。宗祠院内有4棵柏树。

资料图片由二七区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 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委员会提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5769 2016-06-16 00:00:00 四 一起听听二七区这些传统建筑的传说KeywordPh侯寨郭氏祠堂:
始建于公元1465年
它是人们对已故先人的怀念、追思、祭祀的场所
它们是宗教赖以生存的物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