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博物院,国之重器——“青铜时代之绝唱”的莲鹤方壶,已静静伫立了2300多年,双层镂雕的莲瓣中,一只仙鹤展翅欲飞,清雅如初。一个奔放自由、傲视群雄的时代,凝固在这方寸之间。 这,仅仅是郑州在华夏文明长河中激起的小小浪花,当我们溯流而上,在这片热土,孕育了中国文明史上众多的第一, 灿若星辰,恩泽万世: 泱泱“中国”从这里源起。“中国”一词第一次出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把到嵩山地区称为“宅兹中国”。1911年,“中国”正式以国家的名称响亮世界。 郑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文霞 覃岩峰 核心提示 这里是郑州,是河南,亦是中国。 这里是天地之中,文明之源。3000多年前,周公在这里测定天地之中,“中国”一词也源自这片土地的历史文献…… 这里是交通要道,东西相贯,南北通达,公路、铁路、高铁、飞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这里是商城肇始、产业之城,古商城遗址横亘市区,新商战烽火点亮神州,现代产业五湖勃兴…… 这里是生态之都、幸福之城,古之大象出没,现代地绿水清,文化文明滋润,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就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城市——郑州。作为一名郑州人,你是否认真阅读过郑州,是否认识郑州、了解郑州?认识、了解和关注,是热爱的开始。热爱之后,需要理解、参与和支持。 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及“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重磅推出“郑之中——讲述郑州”大型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分《地之中》《郑之名》《商之源》《枢之纽》《业之兴》《国之重》《绿之行》《民之利》《礼之成》《梦之圆》十期,为您讲述古老郑州的历史文化、文明传承、产业勃兴和沧桑巨变,讲述未来郑州的似锦前程和百姓梦想。 从这里,我们读懂先辈,读懂父母,读懂自己; 从这里,我们讲述郑州,读懂郑州; 从这里,我们读懂河南,读懂中国…… 郑旗 中华文明在这里奠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由游牧穴居到聚落城池,由农业形成到行业分工,由城邦国家到一统王朝,郑州完整经历并参与创造这一进程的地区。人们将郑州形成的从来没有中断并后来“一统天下”的文明,以郑州所在的“天地之中”地域冠名,称为“中华文明”。 一统王朝从这里起步。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夏王朝在郑州登封王城岗诞生,拉开了中国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3600年前,商王朝在郑州管城区建国立都,两周战国,管、虢、郐、郑、韩等先后建都郑州。在中国国家文明史的前两千年历程中郑州七次为都,时逾千年,书写了中国国家和都城发展历史的开篇之章。郑州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大古都。 中国城市从这里筑起。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版筑夯城”——西山古城5300年前即在郑州诞生,标志了中国城池建设的起步。自那时起到秦汉,郑州先后出现40余座古城,是这一时期全国古城数量最多的地区。特别是商王朝在今日郑州城区建立都城后,郑州人代代承袭沿用,历经3600余载,城址不移、人脉不息,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孤例,堪称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滥觞,是当今世界城市群中年龄最长的城市。 文化肇造在这里演绎。凭借自古“中天下”的优越区位,郑州一直是中国文化交流的十字要冲。在八面来风中,郑州这片文化沃土,孕育了中华朴素原始之哲学思维,肇始了儒、释、道之微言大义,诵唱了脍炙人口的《诗经·郑风》,铸造了千古不朽的唐诗之魂,树立起一座座中国文化丰碑。 翻阅历史,伏羲在这里的黄河与伊洛河汇流处演绎了八卦,儒学在这里的嵩阳书院孕育程朱理学,走向了最后的高峰。道家的先祖之一列子在这里书就了道家经典。佛家传入中国最早在嵩山生根,位于巩义的慈云寺被中国佛教协会誉为中国的释源祖庭。郑州人的歌唱占了《诗经·国风》中的六分之一,唐代诗人中,郑州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个个都是诗中神圣。 创新先河自这里引领。青台遗址发现了5500年前的丝绸,证实丝绸织造源于中国、源于郑州;郑州商代遗址发现了3600年前的瓷器,证实了瓷器创造发明于中国,为中国为什么在英语中叫CHINA(瓷器)找到了源头;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制品;这里2000年前铸铁使用的球墨技术比西方早了1800年。 早在5000年前,黄帝便在这里编制了历法,夏商时期演绎为“中历”,以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特征的计时方法沿用至今; 800年前郭守敬以登封观星台为中心制订《大衍历》,比现行的公历一年仅差26秒。这些创造引领了中国科技发明之先河,成为后人文明征途上进步的阶梯。 有历史专家这样“点赞”郑州:古代的郑州及周边区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得中原者得天下” 。 郑州,上天厚爱之福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文化激荡,让古时的郑州独步天下,居“九州”之中,辐射八方,地位煊赫,声名远扬。 千年繁华如春水东流,由于国家政治中心转移,长江流域、京杭运河、海运的兴起,黄河漕运遭到放弃,再加上长期战乱的影响,郑州在中国的地位逐渐边缘,昔日的骄傲和辉煌已淡出历史的天幕。只剩下那段3600多年的商都古城墙,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荣光。 十九世纪末,“天地之中”的郑州,因不可替性的区位优势,再次赢得上天的眷顾,风云汇聚,龙吟中原。 在郑州郊区距花园口不远的地方,俗称“邙山头”,正是它,让卢汉铁路黄河桥选址于此,郑州一举成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并借力当时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铁路,强势回归中国大舞台,重塑了古老商都20世纪的重兴之路。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909年,汴洛铁路竣工。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个黄金十字架在郑州形成,郑州裹挟着铿锵之风,一跃成为中国铁路第一大枢纽,并成为全国重要的棉花、农副产品集散地和中原地区百货集散地。 1948年10月24日,郑州解放,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 1954年,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郑州再次成为全省政治中心。 郑州聚四海之民,汇八方来风,成为中国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郑州之重,重在区位和交通。从千年辉煌到籍籍无名,从县到市,从市到省会,从省会到区域中心城市,可谓成也交通,衰也交通。 区位和交通优势成为托举郑州腾飞的两翼。 铁路,郑州从“十”字中心,到“双十”字中心,到“米”字形中心,高铁时代的风驰电掣,让中国铁路的“心脏”更加强壮有力。 公路,郑州是国家公路网主要枢纽之一,多条国家和地区性高速公路连接省内所有城市和省外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是中国高速公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航空,机场二期已经建成投用,目前郑州通往国内外的客货航线185条,覆盖了除非洲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1.5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货运吞吐量连续三年增速位居国内大型机场第1位,排名上升至全国第8位。 郑州如一株历经风霜的参天古树,区位和交通优势如同树干,汲取天地精华,千年古都盛放一树繁华,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上演着一幕幕精彩好戏。 郑州之兴,商都、商业、商人、商战处处留痕。30多年前,那场闻名全国的“郑州商战”,把中国商业竞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七广场成为中国现代商业文化的策源地,商战让中国和中国商业史、中国改革史有了清晰而又积极的郑州记忆。 今天的郑州亮点纷呈。郑东新区,是河南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典范之作,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手笔,其环形城市、共同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新颖的现代城市理念,让年轻的郑东新区卓尔不群,历久弥新。 2009年4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观郑东新区时曾经这样称赞道:这是世界眼光的规划,国际招投标、市场化运作,郑东新区建设得这样宏伟,不愧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 今天的郑州,意气风发,气象万千。 作为三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叠加的龙头,郑州正立足中原,视野中国,胸怀国际,在国内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以此为突破口,则让星罗棋布的空中航线把一个不沿边、不临海的省份与世界连接了起来,为郑州发展打开了一道“天窗”,郑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分量愈重。 在《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郑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与毗邻城市形成组合型大都市区”,把实施郑州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此,郑州提出要抢抓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着力推进“综合枢纽、功能载体、关务体制”三大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疏中心。 提到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不得不提到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代工企业。从一个苹果,到一片果园,郑州航空港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截至2015年底,该区共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121家,全年手机产量突破2亿部,约占全球手机供货量的七分之一。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富士康带来的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正在不断放大。目前,已有富士康、正威、酷派、中兴、天宇等121家企业签约入区;还有多家国内知名手机企业已有签约意向,正在洽谈对接。 2000多年前,伴着驼铃声声,东方丝绸运抵欧洲;而如今,发轫于河南境内、贯穿亚欧的新“丝绸之路”诞生了,它就是2013年7月18日首次启程的郑欧国际货运铁路。 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配套项目,从2013年7月18日首趟郑欧班列开行算起,这个连接郑州与欧洲的“商贸使者”已经在“新丝绸之路”上奔跑了1000多个日夜。郑欧班列这四个字也越来越被国内外所熟知。郑欧班列实现多线路、快速、往返、稳定运行,货运总量和满载率、境内集货辐射地域、境外分拨范围等均居中欧班列首位,郑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上一条重要的物流通道。 让郑州人骄傲的还有,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项目。2012年5月,国家选出五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制定解决三难办法。当年8月,郑州成为引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项目的风向标。 从2014年全年受理进口申报单49.4万票,到2015年1月受理进口申报单100.9万票,再到2015年E贸易业务单量突破5000万单, 今年有望突破1亿单……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项目业务量已呈现出“单月超全年、单日超单月”的突飞猛进增长态势,其综合业务量遥遥领先其他全国试点城市。根据腾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互联网+”指数,郑州市高居全国351个城市第6名,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全国第11位,规模全省占比50%。 中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这些对外开放平台都是郑州的历史性突破,既是郑州的平台,也是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平台。 三区叠加为郑州注入了源源不断动力,数字体现得更为明显: 郑州生产总值继2003年跨过1000亿元后,每两年一个步伐,2006年突破2000亿元,2008年突破3000亿元,2010年突破4000亿元,2012年突破5000亿元;而从2013年开始,郑州市一年就上一个台阶,加快了千亿级的步伐,2014年突破6000亿元, 2015年成功迈向7000亿的台阶,总量约7315.2亿。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日益显现。2015年,全国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的城市达34个,郑州名列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18位,比上一年向前移一位。 回首历史,在郑州这片厚土上,孕育了中国文明史中众多个“第一”,历史辉煌、文明远扬的郑州灿若星辰;展望未来,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郑州,必将自豪着国人,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脉搏。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