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喜迎党代会 铸就新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高考状元“00后”,这是要逆天吗?
登封市高考成绩创新高
助推脱贫攻坚 政协大有可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助推脱贫攻坚 政协大有可为
市、乡、村三级政府齐抓共管,促进贫困户脱贫
登封市政协常委专题协商精准扶贫工作

6月23日,在以精准扶贫工作为主题专题的登封市政协四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上,登封市政协主席孟永瑞对政协常委们根据相关扶贫单位的发言,围绕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言献策,表示充分肯定。

如何精准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据了解,2015年登封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670元,较上年增长10.6%,脱贫3122户15201人。2016年,登封市还有4289户15201人需要脱贫。孟永瑞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要积极培育各类典型,如种植、养殖等,利用典型引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要突出精准,结合教育、家庭等因素进行发力。各乡镇及相关单位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积极调整方式方法,市、乡、村三级政府要齐抓共管,打破区域闲置,做好企业与农户的联系,促进贫困户脱贫。登封播报 高鹏敏

分类制策 打牢扶贫基础

“通过我们精准识别,初步了解到需要低保户脱贫37户,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17户,农副产品加工脱贫12户,养殖业脱贫193户,因病、因学、因残致贫脱贫共113户,种植业脱贫390户,转移就业脱贫348户。”登封市政协常委张松波对君召乡的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

“精准识别”之后,结合实际,做好基础扶贫。如,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均是助力精准扶贫的制胜法宝。

精准发力 助贫困户收获票子

除了眼前的经济扶贫,在很多政协委员看来,如何精准把脉致贫根源,对症下药,是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长远问题。精准发力,就要结合贫困户实际,如加强技术培训,坚持“治贫先治愚”,促使更多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学习实用技术,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收获票子。

在登封市东金店镇少阳寨村,耕地以沙石地为主,石厚土薄,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形不成主导型农副产业。同时,该村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留守老弱病残人员多,发展动力不足,又因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技术技能,造成技能致贫。在找准致贫原因后,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摸准扶贫对象,对症下药,为贫困户建档立卡,逐人制订帮扶计划,因人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贫,建成少阳寨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种植软籽石榴、樱桃、核桃等,安排本村贫困户劳动力200余人,带动积极就业,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而在自然条件差,种地全是靠天收的登封市石道乡崔楼村,借助巧媳妇工程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董小花,享受着精准扶贫的果实,不仅解决了自身发展问题,还帮助11名姐妹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姐妹们都说我是村里第一个巾帼创业的带头人。”

因地制宜 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跳出扶贫看扶贫,根本的扶贫是发展,而发展的有效途径还须回到产业上来。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像登封市大金店镇在把脉问诊该镇贫困户致贫原因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的例子不在少数。

大金店镇结合村坪村生态旅游资源及交通优势,谋划实施登封莲花旅游生态园项目,积极带动贫困户经营特色家庭农庄、特色项目。结合该镇实际,为毕家村56户安装光伏发电,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600元。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带动农户就近就业。

正是这种把产业培育、产业带动、政策扶贫等多种扶贫计划植入扶贫村、扶贫对象中的帮扶模式,以更加坚实的行动和夯实的计划,扶贫对象脱贫指日可待。“村里经济发展快了,百姓脱贫奔小康有盼头。”受益于光伏发电的毕家村村民郑占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8319 2016-06-28 00:00:00 二 助推脱贫攻坚 政协大有可为KeywordPh市、乡、村三级政府齐抓共管,促进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