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生篇 “家门口就能在大医院看病了,收费一点儿不比大城市贵!”6月27日,家住中岳办韩村的赵红寿,提起登封越来越好的医疗条件,赞不绝口。 据了解,5年来,登封市“大手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登封全市民生支出30.7亿元,占财政支出74.6%。累计投入教育、医疗等各类民生资金129亿元,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中医院门诊楼、中强学校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如今,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就业状况的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市居住幸福感不断提升,登封市书写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记者 袁建龙 登封播报 高鹏敏 文/图 关键词:收入 5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末的8136元增加到2015年的14670元,是2010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230元,是2010年的1.7倍。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就要“大手笔”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鼓起居民的钱袋子。5年来,登封市完成各类培训2万人次,发放小额贷款7229万元,新增城镇就业89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建立三级包户帮扶机制,实施贫困户互助金贷款项目,完成整村推进项目5个、特色经济项目4个、易地搬迁3849户1.6万人,实现8100人稳定脱贫。 关键词: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蒸蒸日上的教育正孕育着登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希望。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5年来,登封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各类师资培训2.1万人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解读:教育事业迎春天 投资9747万元,建成实验高中运动场馆,新建乡镇幼儿园8所,改扩建农村学校23所,创成省、郑州市级示范成人学校22所,资助贫困学生3.7万人次。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5所、中小学22所,登封市区各类学校总数由2010年末的157所变为目前的196所;一本上线率由2010年末的4.59%变为2015年9.46%,普通类本科上线率由2010年末的35.86%变为2015年的54.91%。 关键词:医疗 5年来,登封市城乡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完成颍阳、送表、徐庄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完工,市医院肿瘤病房楼建成投用。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改革先行先试成效明显。登封市人民医院是2012年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现在市直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实施综合改革。 解读:深化医改百姓实惠多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是民生改善的重中之重。如何走出一条符合登封卫生服务的发展之路呢?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有效降低了群众看病费用,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并得到省、郑州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县域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社会办医高端大气。2015年,登封市市直三家二级医院分别与三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并挂牌运行。 登封市疾控中心建设全省县级一流,国家、省、郑州市疾控科研项目相继落户登封,正在向科技疾控、人文疾控、数字疾控转化,疾控体系日趋完善,疫情防控能力得到空前提高。2013年6月,登封市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也已通过郑州市级评估验收。 登封市的305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施了片医负责制,组建了1100余人的片医服务队伍。妇幼保健网络进一步完善。医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社保 新农合、城乡低保、慈善项目等因素,织就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社会保障网络,不仅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带来甜在心头的幸福感。从2012年开始,病种由20种扩大到目前的35种。2015年3月大病保险保障再次提高,所有住院的参合农民,凡政策范围内自费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以上的部分,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将进行二次补助,最高可报销30万元。 解读:制度完善,织就“幸福感”密网 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9.1%。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五险合一”全面实施,累计发放社保卡33.6万张。发放低保金9040.4万元、慈善救助金187万元。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投入1亿元,为登封全市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 5年来,登封市引进上级慈善组织、行业慈善项目捐赠总价值5073276元。用于助困、助医、助学、助老等方面总支出25685165.43元,共开展五大类105个慈善救助项目,惠及困难群众103752人次,受益困难家庭34500户,慈善公益企业单位发展到30家,义工志愿者500人。 关键词:文化 一座座文化活动中心在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精彩演出在喝彩声中落幕……5年来,登封全市共新建乡级文化活动中心13个,村级文化大院323个,累计开展惠民演出1500余次,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1.8万余场。 解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共享 5年来,登封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完成投资3000万元,扶持乡镇文艺队伍80支,文化下乡演出4000余场,二十四节气、嵩阳宝剑锻造技艺等5项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岭闹歌荣获河南省文艺演出最高奖项“金鼎奖”。 每年放映3636场的公益电影,150场的“百场戏曲送农民”活动,150场的“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和12场的“舞台艺术送农民”,形成了人人参与创造、享受文化的浓郁氛围。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文化馆,切实增长了群众文化的内涵。 以项目带动周边,城市文化辐射乡镇文化,要真正实现登封文化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走出去。5年来,君召乡、东华镇、告成镇文化站先后荣获省级先进文化站,告成镇中心社区被郑州市命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社区。垌头村发展的文化产业园,更是为进村游客提供了特色文化服务。 关键词:居住幸福感 扎实推进平安登封建设,新增190路高清视频监控,在全省率先建立“四位一体”视频工作室,创成平安基层单位200个、零发案村210个,命名郑州市民主法治村25个。公众安全感在全省县(市)排名比2010年上升18个位次,群众居住幸福感显著提升。 解读:安全感也是“幸福指数” 安居才能乐业。群众安全感提升,是一个地方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 5年来,登封市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持续开展“四严一创”“铁拳战役”等专项行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在登封市主次干道及卡口、197个学校、景区、公共复杂场所、易发案地区等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8000余个,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人脸检索系统、以图搜图车辆检索系统、视频摘要智能化系统、图像模糊处理系统为一体的视频工作室,织就了以登封市区主要道路、进出市区口为第一道防线,邻近市区乡镇为第二道防线,出入登封边界乡镇为第三道防线的“三层包围圈”,搭建了城乡一体、人机一体、打防一体、专群一体的治安防控“一张网”。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