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县(市)区党代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
聚焦县(市)区党代会

新郑市

目标“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

本报讯 昨日上午9时,新郑市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召开,刘建武作题为《勇于担当谱新篇——真抓实干铸辉煌》的工作报告。

五年来,新郑市务实重干,锐意进取,抢抓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三区叠加”的机遇,强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5年,新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6倍、3.2倍。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由66位升至45位;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由64位升至57位;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排名跨越76个名次,跃升至44位,是全省唯一进入全国财政百强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刘建武称,今后五年新郑市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以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建设为统揽,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生态宜居环境为保障,把新郑建设成为中部现代工业新城、中原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郑州晚报记者 杨宜锦

全面建设都市型田园城市

中牟县

“2020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本报讯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都市型田园城市。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县市前五名、跻身全国百强县。”7月8日上午,中牟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樊福太作报告,掷地有声地亮出宏伟奋斗目标。

五年来,中牟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4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亿元,是2010年的近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3亿元,是2010年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是2010年的4.5倍,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二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58亿元,是2010年的4.6倍。

今后五年,中牟县将抢抓中原崛起和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历史机遇,以产业、城镇、生态、路网四个体系为支撑,科学全面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跻身全国百强县而努力奋斗。

据了解,为保持“十二五”发展态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今年中牟县大力实施“156”重点工程,即100项政府投资工程、5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发展。

郑州晚报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效强

彰显天地之“中”文化特色

登封市

目标“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本报讯 7月7日上午,登封市第五次党代会隆重开幕。郑福林作报告。

过去的五年,登封明确了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发展新路子。

2015年,登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3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亿元,是2010年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9亿元,是2010年的1.5倍。登封市传统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向新兴主导产业项目54个,15家高新技术企业处于全国或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三产比重由2010年的2.9∶78.1∶19调整为2015年的3.1∶59.9∶37,转型升级走在了郑州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郑福林展望:“再过五年,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新郑机场-登封-洛阳城际铁路将建成通车,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三处世界遗产将形成国际旅游黄金线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初步建成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文明对话交流平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先行先试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一个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的登封将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高鹏敏

高位谋划 产业引领 融合发展

惠济区

打造“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

本报讯 惠济区第三次党代会昨日隆重召开,来自全区265名党代表参加会议。黄钫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惠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惠济实际,围绕市定三大主导产业,以“三大主体”工作为总抓手,努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区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惠济区要以旅游文化、生态宜居、健康养生产业为主导,以全域旅游为核心,重点推进“五旅”融合发展,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加快城镇改造步伐。全面启动安置房建设,让村民尽早回迁。以“五旅”融合发展为理念,充分整合黄河文化资源,形成一条世界级、国家级的沿黄文化兼生态观光大走廊,打造郑州沿黄文化和生态观光核心区。

充分挖掘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个以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为脊梁的支撑,打造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观光旅游胜地。

以高端人群居住需求为导向,打造中、低密度高档智慧宜居区;围绕高端人群健康养生需求导向,探索发展医养结合新模式,将康养产业融入旅游业。

鼓励民间投资养老服务,扶持发展医疗康复、体育健身等康体产业,充分利用黄河沿岸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建设“田园式”养老模式,打造健康养生示范区。

郑州晚报记者 刘怡辰

通讯员 连敬春

践行新理念 引领新常态 推动新发展

新密市

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讯 7月7日上午,新密市第五次党代会在青屏剧院隆重开幕,来自该市各界的370余名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绘就新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蒿铁群向大会作题为《践行新理念 引领新常态 推动新发展 为创建“四区两城”实现“两个率先”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五年来,新密实现了城镇化率达到55.3%,建成、在建交通道路项目219个531公里,全市路网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6公里提高到2.5公里,区域干线公路“七纵六横”、农村公路“四纵六横”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建成省级生态镇9个、生态村52个,郑州市级生态村61个,荣获河南省生态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第一名;5年来,新密市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累计投资138.8亿元,实施民生工程15类81项。

蒿铁群强调,今后五年新密市将按照“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要求,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努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创新创业试验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奋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目标。郑州晚报记者 顾翔

积极实施“三融入三提升”战略

上街区

着力建设智慧低碳现代化城市

本报讯 昨日,上街区第十次党代会隆重开幕,宋洁作报告。

今后五年,上街区将积极实施“融入郑州国际商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建设,提升全域城市化内涵、产业发展层级、绿色发展水平”的“三融入三提升”战略,加快建设“和谐宜居、智慧低碳、开放包容”的新上街。

过去的五年,上街区委在郑州市委正确领导下,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坚持深化改革,区域发展增添新活力;注重惠民利民共建共享,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维护公众安全群众利益,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全力加强党的建设,党建水平实现新跃升。

今后五年,上街区将坚持优化结构,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建设智慧低碳的现代化城市;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适应发展的区域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开放,着力营造更加优越的城市发展环境;坚持为民谋利,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郑州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穆文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1028 2016-07-09 00:00:00 六 聚焦县(市)区党代会KeywordPh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