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余名海外华校校董
黄帝故里拜祖
市领导慰问郑州舰官兵
市领导会见年富集团
董事长李文国一行
“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一棵千年古树引发热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
“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
今后郑州的建设发展将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一棵千年古树引发热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

古树是发展的年轮,是一代代人的记忆,更是一座城市历史传承的灵魂,是一片区域良好生态的标志和象征。

位于惠济区文化路与北四环交叉口西北的东赵村,有一棵生长约1100年的古槐树。历经岁月的风雨洗礼,古树仍然树冠伸展、枝繁叶茂,两人难以合抱。

东赵村改造,按照原有规划,古树将被迁移,迁移就可能死亡。

这棵古树,不但引起了附近村民、诸多网友的关注,也引起了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的重视,看到报道后指出:“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

这意味着,城中村建设规划要进行修改,为古树“让路”。

这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古树值不值得让城市规划为之让路?网友对“古树”展开了激烈争锋,大家纷纷认为,“为了留住城市记忆,值!”

黄金有价,古树无价。古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生态财富,也是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

古树参天是一个地方生态优美的象征,也是这片土地“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标志。

保护古树,就是在保护城市生态,就是在保护城乡传承的历史文化。

郑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娟 冉小平

故事 一棵古树记录城市变迁往事

这棵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的古树,据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

古槐分杈处挂着惠济区政府颁发的“古树名木 严加保护”的蓝色牌子。这是去年惠济区政府给古树挂的牌子。

古槐旁还立着一块石碑,介绍了古树的来历。古槐树树主王金水介绍,他祖上明初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时,这棵槐树就已存在。王家在树旁安家,并对槐树世代保护。

一株树,记录的是城市变迁往事。

王金水听父辈们讲述了古树的许多故事:当年他的祖辈是一名武术教头,经常带习武者在古槐树下闪转腾挪。后来国民党下令炸开花园口造成黄河决堤后,国共两党要员和美方代表曾就黄河堵口复堤问题在树下商洽。解放后,大树下的王家古宅先后做过生产队队部、学校,见证了几代人成长。

东赵村改造,开发商今年四五月进村施工,虽然古槐树及其周边二三十平方米的区域被保护起来,但四周的土已被挖走,古树孤零零立在孤岛上。

起初,开发商倾向于将古树移走。“规划已经批下来,会找国内最好的专家前来移树。更改规划,那损失太大了,后续影响不可估量。”东赵村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古槐树的去留成了难题,面临被砍掉或迁移的命运。

市园林局专业人士实地查看后表示,古槐树树龄长,且树干中间已空,宜就地复壮。一旦迁移,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金水、村民和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一起为古槐奔走,希望能原地保护。

关注 古树命运引市委书记重视

此事经包括郑州报业集团新媒体在内的省会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的关注,他要求“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

市园林局专业人士介绍,树主所称的1100年树龄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棵槐树年代确实久远。按照国家住建部的标准,100年以上树木即属古树,此槐树属于古树无疑。

按照《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的规定,对古树名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重点保护,严禁砍伐和擅自移植,严防人为和自然的损害。《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则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制定避让和保护措施。”

对此,郑州市园林局、惠济区政府、惠济区林业局及开发商召开沟通协调会,初步确定了古槐树的保护方案:一是惠济区政府会同开发商在服从保护古槐树的前提下,对该项目开发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修改;二是由专家实地考察后制订出古槐树保护、复壮的方案,确保古槐树正常生长;三是对古槐树实施原地保护,并围绕古树规划建设一处街心花园,其他建设对此进行避让。

进步 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

近些年,郑州在建设发展中,一直注重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10多年来,先后出台专门的条例、办法,从制度上确保古树名木和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

同时,全市还开展了古树普查,“摸清”辖区的古树名木和古建筑的数量、现状,登记在册并实施修整计划。

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市共有古树名木2781株,有据可考的最古老古树名木为登封嵩阳书院“二将军柏”,树龄在4500年以上;拥有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437处。

东赵村古槐树历经曲折最终得到保护,市民和网友纷纷点赞。

其实,郑州城市建设中关于古树保护的故事和佳话非常多。在郑州主干道桐柏南路打通工程中,中原区后河芦村一棵300多年的皂角树被原地保护,为此施工方多花了50多万元;高新区一栋在建教学楼为两株古槐和一株文冠果树修改图纸,变动楼房格局,为此多花去100多万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郑州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注重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同推进,多次坚持为古树“让楼”“让路”。

“古树名木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活着的文化,远比一条路、一座楼价值更高、更重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是要让老百姓住上配套齐全的新房,更要依法传承好优秀的文化,实现城市建设与历史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今后,郑州将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存、生态环境保护的“多赢”模式,改善城乡生态,传承历史记忆,提升城市品位。

“树老弥坚”,城市也是如此。郑州的百姓将依然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1450 2016-07-12 00:00:00 二 “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KeywordPh今后郑州的建设发展将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一棵千年古树引发热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