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TOP学习 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综合素质才是孩子竞争的制胜法宝
今天下午6点,第三次填报志愿截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素质才是孩子竞争的制胜法宝

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应该问的是:“今天在校你开心吗?都做了什么?”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家长问的则往往是:“今天学了哪些东西?快做作业!”

“分分分,孩子的命根”。家长如果还这样要求孩子,你早就OUT了。 一周前的小升初综合评价一结束,一些孩子就在叫苦:没考好。考不出来水平。更有曾经的“学霸”却没有被名校录取。一些教育学者表示,学习成绩并不是唯一。融入社会实践,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等,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才是孩子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背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被日益关注

前不久召开的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要开展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彻底改变传统“闭门读书”的习惯。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针对“应试教育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全面素质提高”等状况,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早就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谢维和表示,中国的教育体制、机制应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既能够满足学生的普通教育需求,更要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

现状:家长分数观可能会“害”了孩子

“这次综合评价不咋地,孩子没考出水平。”测评一结束,记者在当日测评考场外就听到家长抱怨。

“孩子本来有希望考入前几所名校的,可是没接到学校的通知。都是综合测评搞的‘鬼’。”一位学霸家长气愤地在电话里“告状”。

记者当天在综合测评考试现场随机采访的20多名学生及10多位家长中,近八成家长对这种综合测评持支持的态度,认为既考查了孩子的学科知识水平,也能很全面地检测孩子课本外的知识能力。“这对培养孩子综合能力及学科知识运用非常好”。

“要给家长补课了。”小学班主任陈老师感慨,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以考试分数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事实上,既要学习成绩好又要提高能力和素质,这才是教育的目标。

“其实,素质教育和学习成绩并不矛盾。”教育心理专家路应杰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好了、心理问题解决了、自信了,分数自然能上去。家长纯粹的分数观,有时真的会“害”了孩子的。

建议:“应试”和 “能力”教育要同步

时下,考分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周末“培优班”,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下成长的孩子能成为社会希望的人才吗?

“这样造就的高分低能‘人才’,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水平差;不能利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具体问题,不能适应复杂环境。”有着12年高中班主任经历的刘老师说,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行、技能、应变能力等。这样,孩子的学习提高得也快。

而在记者走访的一些学校中,一些负责人也表示,素质培养是漫长的培养过程,学校、孩子和家长的分数观要改变,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强调应试,牺牲的必定是综合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人力资源总监陈小姐认为,除了教给孩子知识,还要提升素质。这样的孩子才是用人单位最欢迎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1476 2016-07-12 00:00:00 二 综合素质才是孩子竞争的制胜法宝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