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4版:聚焦党代会 迈上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的5年,中原区准备咋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未来的5年,中原区准备咋干?
要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建成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
帝湖花园住宅
锦艺·国际轻纺城效果图
盛润锦绣城伊河路小学北校区鸟瞰效果图

7月7日,王万鹏在工作报告中说,回首过去,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征程任重道远,必须倍加努力。今后5年中原区的总体要求是:践行“五大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以城市国际化为统领,大力实施“一核突破”“两区发力”“三轴带动”,全面实现全域城市化,力争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区域内或部分领域实现基本现代化,争做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创新区、示范区、先行区。 记者 张改华 图据资料图

今后5年核心要务

王万鹏说,今后5年,要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建成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全区上下要在新区“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的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素养培育、环境质量提升等为抓手,以“四大中心”项目及中原新区在建项目为带动,通过5年的不懈奋斗,努力在全市率先建成一个国际化宜商之都、创业沃土、文化客厅、美丽家园。

今后5年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在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的前提下,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在全市走前头、做标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提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6+2”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规模,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消费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80%。

创新创业提质增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团队)引进培育成效显著。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实现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就学、就业、就医、养老等问题更好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新增公共绿地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提升。天蓝地绿、水清河美的格局基本形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聚焦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王万鹏说,与全市情况一样,“十二五”期间,中原区主要是围绕大棚户区改造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区所有村庄即将拆迁完毕,中原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正由以大棚户区改造和畅通工程为标志的“以拆开路、以拆促建”阶段,朝着“以建为主、以建带拆、提升品质、塑造形象、展现成效”的新阶段转变。

要聚焦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两大关键”。要在确保品质和质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快安置房建设。确保2016年开工建设30个,主体竣工13个,基本建成9个;2017年,开工建设5个,回迁12个;2018年回迁5个;2019年回迁20个,力争到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回迁。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全力推进中原新区85条规划道路、常西湖新区45条规划道路建设,力争2020年全部建成通车,相关地下管廊、环廊建成投入使用,尽快形成主干道东西贯通、南北纵横的大交通格局。继续实施断头路打通工程,再修建50条道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商业

持续壮大万达等现有商圈 扶持新兴商圈

王万鹏说,在中原新区,要持续做强以锦艺·国际轻纺城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高度完善、产品紧密关联的千亿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力争2020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在常西湖新区,市委确立了“道路先行,水系跟进,绿化同步,项目支撑”的16字建设方针,目前,整个新区已经显现出“四大中心”项目的引领之势,到2020年,努力建成郑州市新的公共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中心、生态宜居中心、高品位休闲旅游中心和先进文化传承中心,形成集行政办公、现代商务、文化创意、高端商贸、休闲旅游、品质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国内知名、省会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老城区,结合改造提升,一方面,加大工业企业外迁力度,确保主城区产业均为符合中心城区功能的中高端服务业。另一方面,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建筑风格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商业街,持续壮大中原万达、王府井百货等现有商圈,扶持做大升龙天汇广场、大商新玛特等新兴商圈,努力形成错位经营、分层发展的商圈体系。力争到2018年,再培育新兴商圈6个,创建省市特色商业街4个,让一个生机盎然、魅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创新

力争到2020年,创新创业工位达3万个

王万鹏说,对中原区来讲,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借力发展优势不明显,必须扩大开放,依靠创新。

要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紧紧围绕“6+2”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招大引强选优”,力争每年促成10个“四力”型项目签约落地,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要坚持长短结合,鼓励纺织服装等优势企业发展域外市场,推动全区由“女裤之都”向“中原时尚之都”迈进,争取对外开放水平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风向标,推动“双创”成果及时转化和快速投产,力争到2020年,各类创新创业成果达1000个,促进100个“双创”成果就地转化。

要领先引入“四众”新模式,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力争到2020年,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3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工位达3万个,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个,省级创新创业载体5个,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0个。

关键词:城建

要持续加大治理“四乱”力度

要以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2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打破城市管理滞后、不上档次、小步亦趋的僵局。市民对“四乱”问题深恶痛绝,要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对网格中存在的问题日排查、日发现、日解决。

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硬隔离基本覆盖到位、环卫设施覆盖到位;加快停车场建设进度,实现静态情况下的一车一泊位,缓解市民停车难。

依托“互联网+”,确保到2020年,建成全区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交换与共享平台,全面引入智慧社区建设。

关键词:民生

民生

到2020年,成立6~8个优质教育集团

王万鹏说,要优先抓好教育事业发展,继续下大力气实施教育“信息化、国际化、集团化”,鼓励更多社会资源投身教育事业。到2020年,要新建、改扩建、迁建32所中小学,成立6~8个优质教育集团,建设两所职业教育学校,建设两所国际化学校,全力打造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妥善解决就业难题。全面推进医疗事业发展,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保障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有效满足群众对“蓝天碧水地绿”的渴望。今后全区所有在建、新建工地都要严格落实“6个100%”标准,确保每个工地都建成郑州市的精品工地;凡不符合标准的工地,环保、城建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坚决予以关停整顿。要实施常态化的“以克论净”定量考核,加大道路冲洗、洒水降尘、机械化洗扫力度,严格取缔“土小”企业。

要加快建设,着力治本: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加快生态廊道、南水北调带状公园、鹤山公园、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公园等生态公园和区级游园的建设进度,同步推进陇海铁路、郑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北线沿线防护林带建设,早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加快生态水系建设,确保2018年“二纵二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格局初步形成;按照设计方案加快推进贾鲁河、须水河及西流湖综合治理及景观打造工程,着力打造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宜居新中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1655 2016-07-13 00:00:00 三 未来的5年,中原区准备咋干?KeywordPh要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建成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