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商都建设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八大市政建设行业重推PPP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城市污水处理、市政道路桥梁、水系整治、园林绿化、城区集中供热、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和地下综合管廊
我省八大市政建设行业重推PPP模式
省财政厅:今年PPP模式纵深推进,实施精准化推广
(单位:个) PPP项目数行业分布情况 157(20.79%)市政工程 47(6.23%)医疗卫生 8(1.06%)农业 25(3.31%)养老 1(0.13%)其他 17(2.25%)其他 89(11.79%)保障性安居工程 14(1.85%)体育 94(12.45%)交通运输 40(5.30%)教育 17(2.25%)文化 28(3.74%)旅游 30(3.97%)水利建设 65(8.61%)片区开发 105(13.91%)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1.19%)能源
(单位:亿元) PPP项目投资需求行业分布情况 227.305(2.59%)医疗卫生 49.4(0.56%)农业 159.98(1.82%)养老 3.02(0.03%)其他 79.928(0.91%)其他 1376.714024(15.66%) 保障性安居工程 76.99006(0.66%)体育 2343.490162(26.66%)交通运输 1163.1464(13.23%)市政工程 267.34274(3.04%)教育 188.94(2.15%)文化 275.46(3.13%)旅游 266.2596(3.03%)水利建设 1308.71(14.89%)片
郭风春 省住建厅副厅长
李新建 省财政厅资产管理中心 PPP管理中心主任
秦建斌 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业务负责人
107辅道工程为郑州首个采用PPP模式的市政工程,该工地采用新型脚手架防护

本报讯 近些年我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必须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已成为当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补给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会逐步加大运用力度。不少省内外投资商密切关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

PPP模式具体怎么操作?操作中都有哪些困惑和难题?风险如何管控?日前,省住建厅、省财政厅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PPP建设项目推进培训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培训对象为各省辖市、各直管县建设、财政等职能部门的人员。也有一些省内外投资商慕名前往。

这是我省住建系统举行的第二次大规模的PPP模式应用方面的培训,也是省财政厅今年按部门分行业领域精准化推广PPP模式后举行的首次培训。

这次培训会内容主要包括:由国内知名专家、专业机构讲解PPP核心概念、阶段难点和风险管控要点,如规范运用PPP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及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项目建设中的运用;由PPP模式运作比较好的城市主管部门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介绍实际运作的案例和经验,解答实际操作中的困惑与难题;学习和规范PPP项目合同文本的编制。

省住建厅副厅长郭风春介绍,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我省在经济新常态下采取的新举措,是我省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手段,是我省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的新实践,有助转变政府职能,为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省财政厅资产管理中心、PPP管理中心主任李新建表示,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已公布入库项目755个。其中,市政工程类项目157个,总投资1163亿,占项目库项目数的五分之一,项目个数居第一,是全省PPP模式推进工作的重点。 郑州晚报记者 冉小平 文/图

初步了解

什么是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殊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得到最优的投资回报及社会效益,实现公共财政或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市政领域为何要推广PPP?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推广PPP模式的运用,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1.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举措 当前,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重,单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必须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迅速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承载能力,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稳增长的双重目标。

2.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手段 推广运用PPP模式,可破除行业垄断,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也是实施供给侧改革,优化完善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

3.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方式 长期以来,城市政府既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指挥者、管理者,也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不清,发生错位和越位,往往会产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突出问题。通过运用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不仅仅是资金筹集渠道的创新,更是一种体制创新、一种管理创新。政府发挥好制定政策、规划、组织和监管职能,企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不仅政府职能得到精简,而且也提高了公用事业服务水平。

4.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的新实践 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多采用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制,实施“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一体化,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 运营和管理模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项目建设“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突出,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推广运用PPP模式,有助于政府兼顾追求“物有所值”的价值目标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功能目标,保障公共利益;还可以通过各种资产优化组合,既能保障资产好、收益高的项目顺利实施,又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不能直接产生合理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转给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助于提高双重效率(供给效率和运行效率),通过利益攸关方的紧密合作和有效监管,有利于避免政府决策失误和浪费,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社会资本主体参与项目规划和前期设计,通过先进的经营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有效的技术工艺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公共产品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5.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为了推进PPP模式的应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不过,这些政策很可能会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

河南现状

我省市政领域PPP推行现状

我省已建立省级市政公用领域PPP备选项目库。截至今年5月,全省入选省财政厅意向库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共183个,投资需求总额1290.66亿元;入选省财政厅推介库的市政公用领域PPP项目共57个,投资额433亿元。

截至今年5月,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共领域已有28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总额为287.8亿元,涵盖了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发电、道路桥梁、城市供暖、河道治理等市政建设领域,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市政领域PPP的八大重点

我省确定的八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市政领域推行PPP模式的重点,具体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市政道路桥梁、水系整治、园林绿化、城区集中供热、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和地下综合管廊。

我省市政领域PPP发展思路

郭风春介绍,加快推进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下一步,我省将推进PPP模式在全省市政基础建设领域的纵深发展。

PPP模式推广的三种回报机制

对于具有明确的收费基础,并且经营收费能够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采用“使用者付费”的回报机制;对于经营收费不能覆盖成本和合理收益的准经营性项目,采用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可行性缺口补助”回报机制;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的非经营性项目,以“政府付费”回收项目成本。

河南省财政厅PPP项目库放库项目情况统计表

截止日期:2016.6.30

开工率

(%)

22.65

41.58

53.06

70.73

落地率

(%)

11.79

30.82

41.84

39.02

总投资额

(亿元)

2287.98

1987.19

1747.64

422.41

开工项

目个数

171

116

104

29

总投资额

(亿元)

1728.19

1714.23

1581.74

349.92

落地项目

个数

89

86

82

16

总投资额

(亿元)

8789.36

4528.93

3345.78

733.32

入库项

目个数

755

279

196

41

省级意向库

省级备选库

省级推介库

财政部全国示范

人物声音

“各地市政府要加强对PPP运作全过程监管”

郭风春表示,各地市要积极做好PPP项目征集、筛选和投资价值评估工作。充实完善PPP项目库,及时在信息平台上公开发布PPP项目信息。同时围绕省里确定的八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各地市要分行业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项目向社会招商。

针对县级城市项目小、散的特点,社会资本投资兴趣小的问题,郭风春建议加大项目的包装策划力度,分类型与分区域打包相结合,或者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合理搭配项目,做大项目的规模,增强项目的吸引力。

郭风春提醒,各地市政府在推进PPP的过程中,要加强对PPP运作全过程的监管,从确定实施机构开始直到项目终止移交的整个过程。凡是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 PPP项目,都具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特点,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一旦经营失败最终还是要由政府承担其社会成本。PPP模式会增加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缺乏有效监管会形成增加地方性债务的新缺口。

市政工程类项目个数居省财政厅PPP项目库第一

今年我省将精准化推广PPP模式

李新建介绍,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和市场化提速、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显现的形势下,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既能拉动投资,又能稳增长,意义重大。

市政工程类 占项目库项目数的1/5

目前,我省财政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中心已建立PPP项目库,并出台了《PPP项目库入库指南》,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收集PPP项目,建立了省、市、县联动的PPP项目推介机制。

同时率先在全国设立PPP开发性基金,由省财政出资10亿元,金融机构出资40亿元,设立总规模为50亿元的河南省PPP开发性基金,基金通过资本支持和技术援助两种形式对我省PPP项目给予支持。

据统计,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已公布入库项目755个,共包括19个行业,其中市政工程类项目157个,总投资1163亿,占项目库项目数的1/5,项目个数居第一,是全省PPP模式推进工作的重点。

尽快投放PPP开发性基金、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

PPP模式是最近两年刚兴起的一种融资模式。李新建表示,去年主要工作是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广方面重在概念普及,今年重在精准化,将按部门分行业领域进行培训。

他介绍,这次省财政厅联合省住建厅培训市政领域项目,为首次尝试,这种模式将逐步运用到其他部门和领域。

下一步,我省将加大项目推介力度,认真筛选适合运用PPP模式的项目,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PPP模式推广运用。省财政厅将在推介落地项目中,精选一批行业特色明显、运作模式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适时向全省公布,发挥示范效应。

今年我省还将做好扶持政策的落实。省财政厅将研究征集项目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尽快将PPP开发性基金、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加强与财政部的衔接沟通,力争更多PPP项目纳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库。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我省PPP项目。

财政部公布第二批示范项目

我省项目数居全国第一

秦建斌当天介绍了我省推进PPP的工作情况。目前我省已初步构建起省级PPP制度体系,其运作整体思路是起步要快、步子要稳、架子要正。

他介绍,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共206个项目,涉及30个省(市),总投资6589亿元。其中,我省41个,涵盖市政、交通、教育等13个领域,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财政部启用了新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数已超过7000个。其中,我省入库726个项目,全国排名第四,投资总额8473亿元,全国排名第四。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力增效,将PPP工作推向纵深。一是充实PPP项目库,按照“建成一批、淘汰一批、充实一批”的原则,实现项目库的良性循环;二是全力争取第三批全国示范项目,从现有申报的134个项目中,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筛选出50个上报,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入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2217 2016-07-15 00:00:00 五 我省八大市政建设行业重推PPP模式KeywordPh省财政厅:今年PPP模式纵深推进,实施精准化推广城市污水处理、市政道路桥梁、水系整治、园林绿化、城区集中供热、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和地下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