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酷炫1夏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第一次尝试——直播小浪底调水调沙

为了做好直播

我们的小伙伴是非常拼的

又是一年浪花起,又是最美观瀑时。6月29日上午,“2016黄河小浪底观瀑节”活动在小浪底坝底公园拉开帷幕,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小浪底观瀑活动到了!为了让忙于工作无法去现场观看的市民不错过这次美丽的邂逅,郑报融媒中心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文字、摄影、摄像、主播齐上阵,组成11人的融媒报道团队,赶赴现场对整个活动进行全方位全景的实况直播。近40万粉丝观看了直播,尽管直播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出现,但我们依旧为今后做更好的直播收获了满满的经验。

郑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君/文

周甬/图

集合现场 俨然一副全媒体的架势

6月27日下午,我接到报社通知,第二天参加小浪底调水调沙融媒报道,接到这个通知我本以为就是到现场做个正常的新闻报道。可是第二天当我到报社集合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统一的服装、照相机、摄像机、无人机、话筒、充电宝、WIFI等大小设备装得大箱小箱的,俨然一副全媒体的架势。

下午2点半,所有装备装车完毕,所有人也集合到位,我们向着孟津出发了。在车上,报道组的各位同仁进行了互相介绍,有记者、有摄影、有摄像、有美女主播,还有网易的同行。负责人为大家进行分工,每个人该做什么,互相之间如何配合,都说得非常详细。

目的地点 为了直播顺利反复测试

虽然平时大家对各自的工作都已经驾轻就熟,但因为是第一次融合报道,心里不免还是有些紧张。大约6点的时候,我们到了小浪底坝底公园附近的一家客栈,安顿好后大家没有休息,立刻启程前往会议现场进行踩点,将之前商谈付诸实践。

每个机位设在哪里,由哪位主播进行播报,播报什么内容,镜头如何转换,中间出现突发怎么办,大家在现场反复讨论着、尝试着,转眼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等大家踩点完毕,回到客栈吃上饭已经是晚上9点,而这顿饭是整个报道团队当日吃的第一顿正餐。

吃完晚饭大家各自回房间洗漱,你可能以为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然而并没有。洗漱完毕的3位美女主播又聚在了一起,谁都没有说累,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开始背稿子,第二天听说她们都只睡了两三个小时。而摄像师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为了测试视频通道忙到凌晨1点。

小小插曲 程序调整有点措手不及

6月29日早晨,我们7点赶到现场,发现已经有一些观众和摄影爱好者在现场寻找最佳观看和拍摄地点了。

布好机位,我们的融媒报道也有序开始,开幕表演、现场活动、开闸放水等,郑州晚报“身边”客户端、网易河南、郑州晚报官方微博、微信,作为此次图文直播、视频直播的主要通道,立刻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围观。

经统计,“身边”对小浪底观瀑节报道,郑州晚报客户端首页直播通道点击数据135482,图文直播在线人数254208;郑州晚报官方微信的阅读量56939,点赞数670。

然而,背后的插曲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在开幕式现场,程序突然调整,本计划10点开始的调沙9点48分就开始了,给美女主播李佳露来了个措手不及。“我还没准备好,调水调沙就开始了,回过神来的时候镜头已经对着我了,当时就有点蒙,甚至不记得自己都讲了什么。”佳露说,“还好之前做了准备,这次直播让我学到了很多,团队合作能力、写作能力都特别重要。”

ZMG融媒中心的第一次尝试是成功的,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和认可,但我们也有一些没有做到位的地方。比如,在直播现场镜头无法实现两台机器间的切换,只能摄像老师李江自己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一直跟拍,扛过摄像机的人都知道,那岂是一个累字了得。

总结经验 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由于网络传输出现问题,所以观众在观看直播的时候发现有点卡;现场无人机太多,互相发生干扰等。“在传播通道上我们以后得做更多的准备,早早联系好”“外景的时候还是小蜜蜂收音效果好”“网络媒体和纸媒是可以互相联合发展的……”在回郑州的路上,大家纷纷就其间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小插曲”都将成为我们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以后做好直播积累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采访这次与我们一起“战斗”的网易河南的陈晓莹时,她的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你们纸媒做得特别认真,权威是怎么树起来的,我现在知道了。”

很荣幸我能参加到此次尝试中,在经历整个过程之后,我相信ZMG融媒中心未来一定能做得更好,为网友和客户带去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5108 2016-07-27 00:00:00 三 无标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