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7版:铸就新二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围绕“三个二七”精耕细作提升国际化发展品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区委工作报告提出,集全区之力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
围绕“三个二七”精耕细作提升国际化发展品质

报告摘要之二

着力建设“田园二七”,提升区域形象品位。更加注重城市融入生态系统,按照“以建为主、以建促转、提升品质、展现成效”的要求,加快实现全域城镇化,打造“城乡发展均衡一体、群众生活便利有序、文化生态浓郁彰显、现代城市风貌与广袤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田园二七。

二七区大棚户区改造以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合村并城为主抓手,按照“主要道路轴线带动、城市环线圈层推进”的工作思路,渐次启动内环线旧城改造、三环以内城中村改造、围合区域内合村并城等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动迁和安置房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区形象,改善群众生活,加快产城融合,注重人的城镇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二七经济社会新跨越。

二七区先后谋划实施了69个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旧城改造项目21、合村并城项目29个。截至目前,已完成了61个项目动迁,其中城中村19个、旧城13个、合村并城26个,更新区域占规划区近三分之二,盘活土地10万亩,可供应土地3.6万亩,可修道路130条、中小学80所、生态绿地上万亩,新增建筑量约6000万平方米,投资超2000亿元,可再容纳人口100万。

二七区连续3年获得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6年1~7月份,连续4次获得全市大棚户区等20项重点工作市内五区第1名。

规划引领 按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支撑、项目推动的原则,实现了一个总规统领(二七区城乡总体规划)、三个规划支撑(侯寨乡总体规划、马寨镇总体规划、二七区生态田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具体项目规划全覆盖、专项规划相互补充、多规合一的规划新格局。

全力动迁 紧紧围绕围合区域内所有村庄年内全面完成动迁的核心目标,按照“四不拆、六确保”的原则,坚持统筹算好六本账、全域有机更新、全域土地成本测算的理念,对动迁村统筹安排,尽早谋划,依法依规,逐月启动,确保和谐、平稳、阳光动迁。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了45个村庄动迁。

保障回迁 确保群众平稳过渡、及时回迁,力争2018年底前全部实现回迁。一方面,建立“七个一”制度,统一交房标准,维护住户合法权益,切实达到政府主导、成本控制、标准统一、质量监管、群众满意;另一方面,探索并实施货币化安置、团购商品房与回购安置房相结合的异地安置、住宅置换商业等多元化安置途径,创新建立“一个主体、三个平台” 的融资模式。

公配同步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坚决做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五同步”,即安置房建设项目和项目中小学、绿地等公配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动迁、同步建设、同步手续办理、同步交付,确保群众回迁时达到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同时,指导物业管理,以拉动就业,统筹解决就业、就学、就医、出行、停车等问题。

产业植入 坚持“以产为基、因产兴城、产城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大棚户区改造作为培育升级产业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以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大商、升龙广场为中心的一批新的商业中心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培育了新的城市发展轴。

人的城镇化 按照“扩面、提质、惠民”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双改”工作,稳步推动公用服务全覆盖,着力打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新型城乡形态风貌。在积极推动“双改”工作的同时,加强安置区后期管理与安置居民就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工作,并且注重原有文化的保留,每个村庄都有村史、村志的编写和保存,并设有专门的展览室。

田园小镇建设 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基本思路,在二七区南部近60平方公里区域内,推进“田园小镇”建设,突出“生态宜居、健康养老、旅游集聚、休闲度假、创意文化、互联网+”等产业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并互为支持,打造中心城区西南生态宜居示范区。通过合村并镇、合村并点打造“慢生活、旅游、健康、文化创意”四大特色田园小镇;通过规范整治、局部动迁、土地整合、完善配套、改善环境,实现“小城镇、大生态”。

未来三年,二七区将按照“轴线带动、圈层推进”的工作思路,圈层启动内环线区域、三环、四环和围合区域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大力实施全域动迁和安置房建设,着眼产城一体融合,加快产城互动,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积极探索“双改”路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转得出”、“留得下”、“落得住”,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化都市区,全面提升发展品牌品质品位,初步建成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绿色城市。

报告摘要之三

着力建设“温暖二七”,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行大道,民为本。让全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树牢共享发展的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社会风气、提升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打造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温情、充满爱心、充满正能量”的温暖二七!

一个普通的早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快步地走进门诊楼,一路上不断地有医生和患者跟他打招呼。来到眼科,分诊处已经有不少患者在等着他。“张教授,您来得真早!”“一日之计在于晨啊,你今天眼睛疼痛感小些了吗?”“好多了!谢谢您!”这位患者跟随这位老人进入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他和克林顿的合影,1980年拍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州长办公室。这张照片,见证着他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生的成就。他就是张效房,96岁的眼科泰斗、来自二七区的全国“最美医生”。

近年来,二七区非常重视典型事迹的发现和挖掘,不断涌现出多名“风云人物”。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区就获得国家、省级表彰的先进典型共4个,分别是荣登“中国好人榜”、坚持十三载自制千双鞋垫送官兵的古稀老人窦桂花、“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的城市美容师江学铜、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大学路街道康桥社区、全国最美医生及“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候选人的郑大一附院老教授张效房。而人们熟知的“感动中国”集体陇海大院、人物胡佩兰等也均出自二七区。

二七区大力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共讲道德、共创文明的社会风尚。

在开展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月评文明市民”评选推荐工作基础上,创新开展“区级好人榜”评选工作,并按季度进行评选表彰;积极动员全区各单位、各级文明单位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特点,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组织培训了一批优秀宣讲员,定期邀请道德模范、优秀党员、优秀市民、身边好人等开展全区巡讲。

截至目前,二七区“道德讲堂”共开展3500余场,参与人员达8万余人;率先在区属中小学校中打造了一批“学校道德讲堂”示范点建设学校,形成“以点带面”、“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应。

近年来,二七区也着力打造民政救助工作品牌,创新“四个一”社会救助新模式,打造“爱心超市”等救助工作品牌,全面开展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成功创建“中国爱心城区”。5年间,全区共下拨救济款64.9万元,累计保障低保对象28.9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和各类补贴8471.69万元,逐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社保和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应急救助和社会扶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五年间,累计为14362名各类优抚对象发放了抚恤金及定期、定量补助金4051万元。连续六年获得郑州市双拥模范区荣誉,2013年,获得全省首个河南省双拥模范区称号;共创建星级社区2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示范点14个,全区新增社区综合用房20000多㎡,使社区硬件建设得到大幅提升;

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目前,全区共有民办养老机构8家,公办敬老院1所,总设置床位达1799张。

圆满完成了郑州市殡仪馆迁建、人和路街道设立、二七新区道路命名及2013年版、2015年版二七区政区图、城区图、二七区商贸规划分布图的修订编印工作工作;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婚姻登记服务工作成为国家级规范窗口单位。

全市“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二七区先后建设了二七区行政服务中心、黄岗寺便民服务中心、滨河花园便民服务中心等一批便民服务设施,大大提高了城区品位和群众生活品质。

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二七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受市民欢迎,该中心位于赣江路与行云路交叉口,总面积1万平方米,有25家单位66个窗口入驻,审批服务事项145个,是郑州城区面积最大、承载事项最全的政务服务大厅。

在居住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面,二七区也较早进行尝试。在小区建设初期,就规划了“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实现项目开发与公共服务配套同步建设、同步推进、同步验收,先后建设了黄岗寺、滨河花园等便民服务中心。在便民服务中心内部功能设计上,积极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设置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并完善超市、餐厅等生活配套。家住黄岗寺小区的李阿姨兴奋地说:“现在办事、购物、娱乐特别方便,家门口全都有,再也不用多跑腿了!”

下一步,二七区“三级三类”工作将强力推进区市民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建设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5359 2016-07-28 00:00:00 四 围绕“三个二七”精耕细作提升国际化发展品质KeywordPh区委工作报告提出,集全区之力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