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7版: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Y07
百年祖训和刀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年祖训和刀针
李姓学生赠予母亲的字
外祖父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写给父母的寄语
外祖父和外祖母
母亲收到的锦旗
“吕氏刀针”

母亲常说,我们家有两个传家宝。一个是林氏祖训,一个是吕氏刀针。

“有了这两个宝,天南地北走到哪里都不用怕!”已经花甲之年的母亲,说这话时总有一种年轻人挥斥方遒的气势。我的母亲是一个气场很强的人,清正自信,仁爱豁达,母亲于我,亦母亦师。作者 马泽源

林氏祖训教育后人

“人似层层叠叠山,如同镜子在眼前。你要瞪眼他也瞪,你有好言换良言。对人说话要和气,满面笑容再开言。皇宫有我三分地,做官是为民做官。若是子孙入官场,定把清白留人间。世世代代传下去,精忠报国保家园。”这是我母亲熟记于心的林氏祖训。

我母亲林玲秉性耿直,豁达好学。母亲说,这都源于我的外祖父林鸿甫。

外祖父林鸿甫出生于1909年,17岁毕业于河北正定师范。外祖父家有一定的基业,家族有很强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外祖父也是沿着祖辈“读书做官”的道路走。外祖父林鸿甫师范毕业后到北京教书,后任黄埔军校第三分校上校政治教官,跟随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工作,后任河北深泽县长等。这是外祖父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经历。他曾说起1947年解放石家庄时的一些事情。深泽县是石家庄地区解放最早的县,解放军到达深泽县时,作为当时的深泽县长,外祖父和外曾祖父林荫泽都必须接受解放军调查。经调查,外祖父为官清廉,口碑良好,后来,外祖父在1949年解放天津时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外祖父曾说“精忠报国保家园”是他永不改变的理想,“做官是为民做官”是他做人做事的根本。新中国成立后,外祖父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进行马列思想学习,后到山西省政府、武汉大区、广州市政府、中央林业部等单位工作。

母亲兄妹6人无法正常上学,外祖父就在家自设课堂,教儿女学习,《大学》《论语》等先贤文化,唐诗宋词里的经典篇目,就是我母亲兄妹的全部教育。外祖母善说评书喜爱京剧,外祖父鼓励外祖母多向子女讲述红楼、水浒、聊斋、三国演义、济公传、三侠五义等评书,外祖母评说起来绘声绘色,借东风、苏三起解、四郎探母等京剧,外祖母边唱边讲,这些一直伴随着母亲兄妹的成长。

外祖父性格耿直,但谦卑温厚,颇令人尊敬。1989年,外祖父八十大寿,大宁县委干部告知他,临汾市委要派人前来祝贺。外祖父不同意,直说,现今正是国家的大发展时期,自己尚不能为国做贡献已经惭愧,祝寿就更让他惭愧了。外祖父80岁生日当天,他悄悄地躲到了邻居家。

母亲保存有一页旧挂历纸,那是外祖父1990年5月到荥阳我们家时在旧挂历纸上写给我父母的几句话。“希望你们在工作方面要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负责任,守纪律,争取作优者胜者,甚盼好自为之。”母亲说,外祖父的字和画都是很漂亮的,曾跟随齐白石学习过,写下这些字的时候,外祖父的视力已经很不好了,几乎是摸索着写下的。母亲还保存有几封外祖父写给他们的家书,很多字都重叠在了一起,但是外祖父还是坚持时不时给我的父母写封家书。

吕氏刀针济世救人

母亲珍藏有一把刀针。这把刀针是自制器皿,刀针的刀柄处,已经细如针丝。铁棒可以磨成针,这把刀针在外祖母手中用了30多年,拇指和食指的力量,愣是让一把如筷子粗细的刀柄变成了如牙签一般细小。

我的外祖母吕秀君生长在北京商贾之家。当时的吕家,拥有北京城八大祥之一协和祥,吕家常年行善向外施舍粥饭,吕家太太运用吕氏刀针疗法免费为人看病。除北京城外,常有河北、天津病人求医上门或者轿撵接送,吕家看病从不收钱。吕氏刀针治病疗法,清朝嘉庆年间创始,我的外祖母吕秀君为第四代传人。因吕家男子在外经商,吕氏刀针全部由家中女眷掌握。

我的外祖母接过吕氏刀针疗法技术后,秉承家族训导,济世救人。外祖母也是靠着吕氏刀针疗法,免费为人治病,在飘蓬困厄中济世救人,养活了母亲他们兄妹6人。

在跟随外祖父辗转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时,外祖母吕秀君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看病救人,治愈了许许多多疑难杂症。病人常以米面道谢,也正是这些看病的人送来的米面养活了林家儿女。我外祖母好读书好听戏,见多识广,能言善说,人缘特好。在黑龙江时,外祖母不仅免费给人看病,为了方便,还让病人吃住在家,病人感激,有的跪地磕头相谢,有的将外祖母认作干娘,外祖母口才极好,又喜欢说评书唱京剧,当地老乡都喜欢外祖母,经常悄悄地将猪肉、粉条送予外祖母表示感谢。

有客远来,甚至是陌生的人,只要走进他们家,外祖母都是宾客相待,吃的喝的全都给予最好的。不仅在粮食丰富的东北,在缺吃少穿的山西农村,外祖母待人亦是如此。外祖母一家在山西农村时,有天津的病人寻到外祖母找她看病,外祖母待之如亲人。看到外祖母家境困窘还如此待人,流下泪给母亲磕了响头。

一颗“童心”守医道

我的外祖父、外祖母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母亲。

作为一名医生,我母亲是自豪的。我的外曾祖母李敬怡一生免费为人看病,收获了12个病人敬赠的银盾;我的外祖母吕秀君常常获赠病人送的米面;我的母亲更是有无数的感谢信、牌匾、锦旗。

我的父亲马新平也是一名医生。1984年,我父亲因工作调入河南荥阳,我母亲也来到荥阳。我的外祖母将吕氏刀针疗法传给我的父母。吕氏刀针疗法治病救人,治愈率高、无副作用,是宝贵的医学精髓。父母结合临床病例撰写的论文曾荣获多项大奖,其中,《割刺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荣获1995年在美国召开的“首届国际人体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大会”优秀奖,并入编英文论文集,同篇论文还获得了第三届“华佗杯”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银奖,我的父亲母亲医学业绩收录在《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大典》等辞书中。

收获多项大奖后,我的外祖母对我的父母提出要求,吕氏刀针疗法是传统医学,国之精髓,只为治病救人,不可恃技而骄,以此邀名利换取荣誉。从此,除用于医学研究之外,我的父母没有再拿其进行任何参评,没有以其作为职务岗位晋升资本。

大宋名医、创制“六味地黄丸”的钱乙说“医者童心”,意思是说医生这个行当是个很纯净的行当,不可有功利心。母亲秉承林氏组训,始终以“童心”济世救人。从医三十载,母亲林玲在荥阳百里内外小有名气,慕名前来看病的除荥阳本地人外,周边新乡、安阳、洛阳、开封等地人也登门看病,上海、浙江等省均有患者在荥阳居住两三个月看病。据保守统计,我父母看过的病人达20万人次。

“神医妙手,救我再生,华佗再世,再生父母。”这是2015年贾峪镇一个李姓学生送给母亲的一副字。2008年,李姓学生到医院找我母亲看病。母亲询问了病情后,发现他不停重复着:“嗓子疼,睡不着觉”的话语。母亲凭直觉认为他不只是嗓子疼,情绪是主要的。进一步了解后,母亲得知,李的妈妈刚去世,李与妈妈的感情非常好,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因为病情,李辍学了,母亲特意交代他,隔几天就要来医院一趟。李来到医院,母亲忙碌时,就让他在旁边看书,闲时就跟他聊天唠嗑,宽慰他鼓励他。两个多月后,李返回学校重新读书。

2015年,时隔7年,李专程到医院找我母亲,得知母亲已经退休在家,他又打听到我家里地址,特意登门道谢。见到我母亲后,李流着泪说:“林医生,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当年把我从生死边缘线拉了回来,如果没有遇见您,我也许成了一个精神病人!”原来,经过母亲的治疗,加之心灵的疏导,李重振精神,返校后继续努力学习,后来考上了国家重点学校。

“华佗名分,祖代传承,攻克疑难,妙手回春。沪孙月琴一行三人慕名而来满意而归。”这是一副赠予母亲的锦旗上的字。孙月琴母女从荥阳工友口中得知我母亲擅长治疗杂症,便和朋友从上海坐火车来荥阳找到我母亲看病,母亲还帮助他们在老城租了房子,3人在荥阳看病生活一个多月。

医院体制改革,医生之间出现了不正当竞争,还有些药品企业以给医生回扣为诱饵,促使有些医生给病人开药时药品偏贵剂量偏大,医院输液量越来越大,母亲对此非常抵触。母亲曾两次走进县长办公室,与县长面对面谈过这些问题,母亲认为,法律虽说对此种行为尚未涉及,但是于病人于群众却是非常有害的。

常有人说,我母亲管闲事,但我知道,她不是管闲事,她是关心大事,她有一颗仁爱之心,有一颗“童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父母不喜欢悬挂他们的荣誉,但是,我们家堂屋有幅字画,虽不是名家手笔,但已悬挂有20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我的家庭氛围民主和谐,每个人都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处事能力。如今,我的哥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我在家乡的医院工作,我们兄弟俩的为人处事跟父母亦十分相像,爱清洁、守秩序、做好人。或许,这已成为刻在我生命里的印记。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就是一面镜子,一个榜样,我们的百年祖训和治病刀针,我定谨遵传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7239 2016-08-04 00:00:00 四 百年祖训和刀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