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可能性几何?
■新闻分析 明仁的“危机感”缘于安倍“修宪”正在从纸面成为现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分析 明仁的“危机感”缘于安倍“修宪”正在从纸面成为现实

明仁天皇年事渐高、健康欠佳、公务繁重并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此次突然抛出“生前退位”的话题,恐怕是出于某种现实“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应与安倍政权的动向息息相关。

明仁的“危机感”正是缘于安倍自民党的“修宪”正在从纸面成为现实。2012年4月,自民党公布“日本国宪法修正草案”。草案中,至少有两点重大修正与明仁天皇的一贯信念和价值观相悖。一是草案删除了现行宪法第九条中“不拥有武力,不拥有交战权”的说法,提出要成立“国防军”,这对一直主张要深刻反省战争的明仁是很大冲击;二是草案中将天皇的地位提升到“元首”,这更与明仁在位28年来探索的与国民休戚与共的“象征天皇”定位背道而驰。

由于修宪必然会涉及“天皇”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明仁天皇借此谈话间接表明了自己维护宪法的态度。根据宫内厅发表的书面内容,明仁此次谈话冠名《关于象征履职的天皇陛下谈话》,特别强调了“象征”两字,这正是对坚持现行宪法“象征天皇”地位的一种委婉宣言。

明仁的另一层“危机感”来自安倍政权在皇室继承问题上的保守封闭立场。早在2004年,日本政府就曾召集专家学者讨论修改《皇室典范》,最终出台的报告书建议认可“女性天皇”和“女系天皇”,以及创设女性皇族婚后继续留在皇室承担公务的“女性宫家”制度,以克服皇室男嗣不足的危机。但在2006年明仁天皇次子秋筱宫的夫人确认怀上男胎后,一系列议论戛然而止。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一直是女系天皇、“女性宫家”等制度创设的坚决反对者。今年2月,安倍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还坚称,男系继承体制才能维持安定的皇位继承。由于皇太子德仁没有男嗣,皇太子妃健康欠佳,日本一些保守势力颇有啧词,一些街头报刊也不时炒作所谓“宫斗”的流言蜚语。明仁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可能也是担心自己身后皇位继承出现混乱。

现行《皇室典范》规定,“天皇驾崩时,皇位继承顺序第一位的皇室成员立即继承皇位”。如果要满足明仁“生前退位”的意愿,要么需要修改《皇室典范》,要么需要设立只适用于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别法”,无论是哪种办法,恐怕都会明确德仁皇太子的继承地位。

修改《皇室典范》需经国会审议批准,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明仁在谈话中提及“再有两年,就是平成30年了”。这大概也在暗示,他希望在两年后达成“生前退位”的愿望。而在此期间,安倍政权原本设想的优先推进修宪的政治日程恐怕会因此生出更多变数。无论明仁天皇的初衷如何,他已经给安倍的“修宪野心”出了一道难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8177 2016-08-09 00:00:00 二 ■新闻分析 明仁的“危机感”缘于安倍“修宪”正在从纸面成为现实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