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4版:惠济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时报 聚焦
2016年惠济区经济、建设、环境、民生UP!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6年惠济区经济、建设、环境、民生UP!

数字无言,却最有说服力。7月22日,惠济区召开2016年上半年重点工作(项目)讲评暨“一述三评”会议。区长马军指出,惠济区的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居六区第一、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居全市第一。记者 蔺洋 通讯员 连敬春

2016上半年总结

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

征迁改造加快实施。薛岗整村拆迁大头落地,常庄整村拆迁正在进行;完成拆迁遗留“清零”25万平方米,完成率达96%,5个镇办实现拆迁遗留问题“清零”。安置房建设实现突破。木马村一期实现回迁,回迁总人数达9559人;老鸦陈一期七栋楼建成,王砦村恢复施工;政府主导的长兴社区、大河社区以及张定邦岭军峪、贾河等安置房开工建设,开工数达23个,开工率达80%,开工面积达497万平方米,主体建成278万平方米。制约因素得到有效破解。老鸦陈镇30版总规获批,影响项目建设问题得到解决,“惠济区田园小镇战略性概念规划”初步方案完成,大棚户区改造涉及的20个项目控规获批、17个项目完成修规审批。道路建设总体顺利。区级修建的文创路等6条道路基本建成,邮运南路等7条道路正加快施工,鸿运路等9条道路启动实施;市级修建的国基路、长兴北路等8条道路完成工程量的70%。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开工数量再创新高。上级考核的郑州(国际)汽车交易中心一期等8个项目全部开工,新开工重点项目达到24个,超额完成上半年市定目标,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推进质量明显提升。惠济万达广场主体封顶、国美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项目主体完工,思念新工业园食品加工、三全综合基地续建等项目加快推进,21个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55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65.4亿元。谋划项目快速推进。贾鲁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东风渠风情街设计方案基本确定,郑州市惠济区大运河水系文化休闲带、荥阳故城文物保护和文化发掘、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等项目规划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项目支撑更加坚实有力。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投入4770余万元,加强重点区域治理和“6个源头”治理,覆盖拆迁未建工地125万平方米,查处工地、道路扬尘问题,整改率达94.3%;清理露天烧烤摊位137个,督促698家餐饮场所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车辆390余辆,拆除燃煤锅炉11家;实施科学治霾,建成了网格化大气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大气污染雾森系统,前6个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25,在全市9个国控站点中排名第一;实施黄河大堤重型运输车辆限行,拆除滩区违法建设12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和生态水系建设再添新彩。连霍高速林业生态景观带,完成总栽植任务的98%;S312沿黄快速通道生态廊道、京广快速北延景观绿化建设项目,可实施区域全部完成绿化;7条新竣工支线路网绿化工程全部完工,新增绿地154.76万平方米;惠济中央公园等4个综合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治理排污口7个,金洼干沟清淤基本完成,索须河北四环桥上下游1.2公里河道疏挖、绿化等主体工程完工。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改革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快速推进,第一批10个村第一阶段改制任务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全面推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102名公务员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畅通区内机关单位与国有公司人员交流渠道,选调15名业务骨干充实到河南天河投资有限公司。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谋划“五职”招商项目5个,“四力”型项目10个;省内首家宜家家居项目落户惠济,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新签约产业项目12个,投资总额达149.5亿元。扎实开展楼宇招商,引进楼宇载体1个、企业7家,实现区级税收2777.7万元。

社会民生逐步改善

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壮大。筹资3.37亿元,加快6个小学项目建设,启动郑州五十七中北校区、郑州四中等9个项目建设,辖区优质教育资源更趋完善。医疗卫生资源更加均衡。市三院迁建项目稳步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投资4亿元的惠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开业就诊,结束了惠济区自身没有综合性大医院的历史;新农合参合率达99.95%,补偿医疗费用同比增长7.35%。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213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建公租房基本建成263套,圆满完成市定任务;落实惠民资金1.05亿元,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规范提升网格化管理,狠抓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社会大局稳定,形势总体向好。

其他重点工作有序实施

坚决打击“双违”行为,拆除违法建设218起21.3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55宗259.1亩。“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区市民服务中心奠基,1个居住区级市民服务中心主体建成,2个区级、18个居住区级市民服务中心规划通过评审。围合区域社区充电桩整治规范、工业企业外迁任务全部完成。重点区域、路段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新建停车场35处、停车位9022个,成立天河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签订公租房回购框架协议150套。

2016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区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36.2%,增幅排名六区第一、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80.9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高于区人代会、市政府下达目标7.8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一。

实际利用外资

预计完成8663万美元,占目标的53.9%;引进市外资金:预计完成51.55亿元,占目标的50.79%;引进省外资金:预计完成51.55亿元,占目标的53.42%。

地区生产总值

完成53.9亿元,同比增长8.0%,低于区人代会下达目标1.0个百分点,增速居六区第五、全市第八,三次产业结构比预计为5.5:43.3:5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增加值8.2亿元,同比下降1.7%,低于区人代会下达目标3.2个百分点,增速居六区第四、全市第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4.9%,低于区人代会下达目标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六区第五、全市第十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计完成15869元,同比增长9.0%,与区人代会下达目标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3569元,同比增长9.5%,高于区人代会下达目标0.5个百分点。

重点工作(项目)进展情况

6月份郑州市对全市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20项重点工作中的7项进行了排名,我区在全市的位次是:

有物业管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工作全市九区第一。

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充电桩整治规范工作全市十区第一。

中心城区架空电线入地工作市内五区第二。

“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全市十区第二。

围合区域道路大中修工作市内五区第三。

重点区域、路段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全市九区第六。

楼宇立面、楼顶整治工作全市九区第二。

2016下半年目标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

一是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围绕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以上这个“目标”,紧扣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区住建局负责在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道路扬尘污染治理、燃煤污染治理等“8个重点”,调动一切力量,强化工作举措,尽快改善空气质量。二是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抓好S312沿黄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施工;完成江山路、中州大道北段入市口景观绿化;及时跟进长兴北路等新竣工支线路网绿化,全年新增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1400亩以上。协调青少年公园、惠济中央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加快进度。三是深入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完成金洼干沟中游治理;积极做好贾鲁河生态综合治理、东风湖风情街准备工作;加快北四环与天河路交叉口污水管网修建。重点做好索须河沿线生态提升,花园口镇东部万亩坑塘水面打造和东风湖风情街的谋划。四是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筹划委托第三方监测全区水质,每周定期排查辖区“三河一渠”沿线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持之以恒,持续抓好城市建管

一是继续做好剩余拆迁工作。要做到“两个必须、一个转变”。拆迁遗留问题必须清零,围合区域拆迁必须坚持到底;古荥镇区、花园口镇区及沿黄村庄改造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转变。要加快《惠济区田园小镇战略性概念规划》编制。二是全面启动安置房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实行市区联动,确保3年内建设任务大头落地。二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两条道路大中修完工,中心城区建成停车场1.2万个。全力打造“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年底前完成银山路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区级市民服务中心、郑州市北区市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三是进一步做好“双违”整治和黄河滩区整治。实行集中整治拆除,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努力实现“零约谈”、“零问责”。

产业为基,提速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围绕古荥片区开发,加快荥阳故城复建、五岳书画院、大运河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三全食品综合基地续建项目土地报批,督促思念公司尽快完善新工业园项目开工手续,促进工旅融合发展。加快惠济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惠济区花卉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通过验收,积极争取第二批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惠济区)建设项目,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加快惠济特色商业区内项目建设,确保惠济万达广场如期开业,带动区域商业繁荣发展;依托北大学城、南阳路、省体育中心等商业基础,扶持大商、永辉超市等项目做优做强,强化商旅融合发展。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试点,打造健康养生示范点,并逐步扩展至惠仁医院、区人民医院;优化服务环境,确保台湾欧安乐龄医养结合项目尽早建成运营;鼓励、支持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健康养生服务,逐步将我区打造成为健康养生示范区。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建设机制。围绕“两抓一保”活动,紧抓项目攻坚,落实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机制、重点项目问题直报机制、重点工作(项目)大督查机制,积极做好项目推进台账管理和问题收集化解工作,确保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三是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沟通对接,以《郑州市总体规划》方案调整为契机,重点解决辖区铁路防护绿地、运河遗址保护、环城铁路等规划制约问题;完成贾鲁河(惠济区段)生态水系综合治理方案调整,为沿岸四类社区项目建设提供规划保障;积极做好长兴社区、开元社区、大河社区等重点片区修规工作。加大土地报批、储备、供应力度,完成土地供应1300亩、征收2000亩。创新融资模式,与河南省豫资公司、郑州市财政局积极沟通,探索实施PPP城市发展基金融资模式,支持古荥镇片区改造;发挥天河投资有限公司平台作用,争取再融资30亿元,为辖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提质重效,积极做好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剩余村庄的改制工作,尽快启动“村改居”工作,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双改”工作。二是突出招商实效。着力引进与旅游文化、生态宜居、健康养生相关的知名企业、大型央企及跨国公司前来开发经营。积极推进依托四类社区改造的二次选商工作。三是持续做好“双创”工作。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尽快出台我区扶持“双创”工作政策;确保睿谷创新创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建成60%;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

民生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年底前石桥小学等3个续建项目竣工投用;实现郑州四中、郑州五十七中北校区等10个新开工项目。二是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完成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加快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收尾工程建设。三是全力加快道路建设。年底前,完成国基路等8条市级道路建设,假日西路等8条区级道路建设;惠民街等11条新建区级道路全部进场施工。四是持续健全社保体系。加快三环外公租房回购工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资金,保障新农合医疗补偿顺利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8227 2016-08-09 00:00:00 二 2016年惠济区经济、建设、环境、民生UP!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