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为人知的秘密!揭开种植牙不疼秘诀
7月份,全国居民CPI 同比上涨1.8%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月份,全国居民CPI 同比上涨1.8%
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非食品价格对物价影响逐渐增加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7月份全国居民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业内专家认为,猪肉价格涨幅的明显回落,是影响CPI同比涨幅下降的主因,但非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对物价的影响逐渐增加。 郑州晚报记者 赵柳影

生猪价格连跌7周,对CPI影响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83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11.3%;水产品、鲜果、粮食价格分别上涨5.8%、0.5%和0.4%;鲜菜、蛋价格分别下降4.3%和2.0%。

在各类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明显回落,对CPI影响明显。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1%,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而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0.1%,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

“7月份生猪价格不断下跌,每公斤下降约2元,8月初才开始企稳。”山东省高青县万隆养猪场经理李宗汉说。据农业部监测数据,7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8.75元每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1%,至此全国生猪价格已连续7周下降,相比6月上旬已下降2.05元每公斤。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说,7月份全国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

受消费影响,非食品价格对物价影响逐渐加大

虽然食品烟酒价格在CPI各类商品中的权重只有约三成,但梳理近年来历月数据,其在绝大多数月份里都扮演着CPI同比上涨最大的推手。例如今年前6个月其贡献率均超过50%,最高月份的贡献率超过70%。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7月份食品烟酒价格的贡献率不足50%。由此可见,非食品类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正逐渐加大。

除季节性因素外,一些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消费结构变化,非食品类价格在物价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其价格变动和经济形势的联系也更为紧密。驴妈妈CEO王小松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将获得快速增长的机遇。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缺少上涨动力,但我国经济新旧动力转换趋势日渐明显,服务业发展加速,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升,综合来看,预计下半年物价仍将平稳运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8604 2016-08-10 00:00:00 三 7月份,全国居民CPI 同比上涨1.8%KeywordPh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非食品价格对物价影响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