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3版:中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2018年底 中原区会变成啥样? 安置房回迁率达92% 一大批道路通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召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暨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 决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3年行动计划
到2018年底 中原区会变成啥样? 安置房回迁率达92% 一大批道路通车!
贾鲁河效果图
秀水河效果图
九曲莲湖效果图
天蓝水净的城市环境

8月17日,郑州市中原区召开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暨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回顾总结中原区今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型城镇化工作。

会上还下发了《中原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3年行动计划(讨论稿)》,决定实施新3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抓住建设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发展定位,以老城区改造提升、常西湖新区开发、中原新区建设为三大主战场,做强两线(中原西路和西四环道路景观建设和两侧产业培育),做重三大区域(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建设、中原新区核心区建设和南部片区商务休闲区建设),争做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创新区、示范区、先行区。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耿伟杰 李晓萌 文/图

上半年

经济工作亮点不断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1%

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原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8.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1.9亿元,增长9.4%;公共财政预算完成14.4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1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3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7亿元,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开放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上半年,家居、轻纺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今年前6个月,中原区10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及区政府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元;市重点项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各县(市)区排名中位列第一。郑州市青创中心众创空间、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等5个创新创业平台实现运营,累计引进科技型企业1500家,创新创业团队100余个,创新创业人才630名。

持续加大特色园区建设力度,中原特色商业区被授予“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中原区先后启动了三十里铺、小李庄等最后5个行政村的拆迁,续拆了二砂、铁炉、西石羊寺等村庄。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白庄等9个项目实现回迁或部分回迁,北卧龙岗、孙庄等23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同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不断改善民生

教育方面,新建澜景小学等中小学、幼儿园4所;续建郑州80中等中小学、幼儿园11所;郑州69中、郑州市实验小学等7所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竣工验收。

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6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35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救助城乡低保家庭1327户184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94万元。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99.8%,4.3万人享受优惠政策,补偿医疗费用1451万元。

新3年计划出炉

力争到2018年底 安置区回迁率达到92%

目前,中原区有56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开工32个,在建23个,未开工项目24个,回迁9个,还存在手续办结率、开工建设率、群众回迁率“三低”问题。

中原区把加快安置房建设作为全区发展的大事,优先做好以安置房建设为重点的大棚户区改造。提出原则上2015年底前拆迁村庄的安置房,2016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2016年拆迁村庄的安置房,2017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积极探索适合中原区安置房建设模式,确保2016年开工建设24个,主体建成16个,回迁两个;2017年开工建设5个,回迁11个;2018年回迁33个。到2018年底,除三十里铺、小李庄、付庄、天王寺、丁庄、须水6个村庄外,其他安置房项目全部回迁完毕,整体回迁率达到92%。

实施22个老生活区老厂区改造

未来3年,中原区还将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深挖老城区改造潜力,结合老厂区特色建筑、文化底蕴进行整片区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分步组织实施改造,改善老厂区职工们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目前,中原区已确定要改造的有15个老厂区和7个老生活区,其中包含白鸽集团、欧丽电子集团等15个老厂区;棉纺厂、白鸽集团等7个老生活区的改造。

同时,加快已经启动的旧城改造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中原文化广场、恒大中原经贸中心、中信广场等项目改造进度,部分项目基本建成;启动中原府邸、郑州矿产研究所、河南电力技能培训中心、郑州纺织科研所、河工大生活区、郑州电缆厂生活区等项目的改造。

确保“五大中心”尽早建设投用

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城市功能提升六大重点之一,2019年,奥体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计划投入使用。确保“五大中心”尽早建设投用,也是塑造城市西部的现代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促进城市东西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原区在新型城镇化新3年行动计划中,把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作为重点推进的首要工作,明确提出坚持“道路先行、水系跟进、绿化同步、项目支撑”,力争2018年底,管廊、环廊及路网、水系、绿化建设基本建成,项目建设全面铺开,行政审批中心、奥林匹克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五大中心”主体完工,力争建成郑州市新的行政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中心、生态宜居中心。

中原新区的路网及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力争建设成为郑州西部发展的桥头堡,引领中原区强势崛起的新高地。

南部片区商务休闲区以段庄、冯湾、道李、郭厂城中村改造为主体,依托南水北调运河、贾鲁河、常庄水库等水域优势,区域整体形成建设规模。

一大批道路建成通车

交通方面,完成农业路高架、黄河路西延、轨道交通5号线征迁扫尾工作。积极做好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9号线二期、10号线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任务,确保建设顺利实施。

到2018年底,郑上路中原路之间23条道路、中原路以南区域32条道路建成通车,郑上路以北区域34条道路开工建设。

还将新增3.52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现象。

秀水河等一批水系工程完工

同时,秀水河竣工通水,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公园地下工程基本完工,鹤山公园、秀水河绿化带、河清路绿化带、海晏路绿化带等4个景观绿化带全部建成,核心区10栋商务楼主体封顶、外装饰完成,北片区九宫格、南片区莲鹤方壶的城市形态和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

按照计划,2017年底前,将确保石佛沉沙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一期工程实现供水,2018年6月底前,秀水河、九曲莲湖基本完工。

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中原区将继续深化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工程,改善辖区环境。

强力推进蓝天工程。完成辖区内8家工业企业外迁。到2018年,辖区PM10、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国家、省、市确定目标以内,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明显增多,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大力推进绿地工程。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推进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建设。辖区内新建及已建主要道路全部完成生态廊道建设,完成辖区范围内既有铁路沿线整治和廊道绿化工作,健全完善生态廊道体系和功能。

完成西南绕城高速两侧廊道、南水北调带状公园、鹤山公园建设,开工市民公园、市民广场公园,建成6个游园。每年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1.3%、36.5%、12.1平方米。

着力推进碧水工程。加快实施须水河生态水系改造提升项目、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六湖一库”生态水系建设。到2018年底,“二纵二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格局初步形成,努力打造水源优、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宜居新中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63478 2016-08-24 00:00:00 三 到2018年底 中原区会变成啥样? 安置房回迁率达92% 一大批道路通车!KeywordPh中原区召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暨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 决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3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