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娃娃足球抓了30多年 输送20名“国字号”球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上路小学
娃娃足球抓了30多年 输送20名“国字号”球员
郑上路小学校队小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校园足球文化节上的“足球秀”
小队员与大师兄郜林一比高低
学生走过郑上路小学的“球星墙”

探访郑州市三大球“最强小学”【第三篇】

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以0∶15惨败。次日,北京市2000至2001年龄段的冠军球队、郝海东的儿子所在的北京越野南湖东园小学队同样败北,3∶7负于该俄罗斯少年队。

看到新闻报道,时任郑州郑上路小学副校长的马骥向少年迪纳摩队下了战书。

2012年8月初,郑上路小学足球队应邀客战少年迪纳摩队,双方1∶1战平,令对手刮目相看。

在郑上路小学,这是很平常的一段往事,在少儿足球方面,他们从不惧怕任何对手。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

重视足球不改初衷

如果把国家足球队比作金字塔的塔尖,那么校园足球,特别是小学校园足球无异于金字塔的塔基,郑上路小学就是一座坚实的塔基。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向国家男足、女足、国青、国少输送了20名“国字号”队员。

一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偌大的绿茵操场,立即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足球气息。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酷爱足球的蒋淼老师担任教练,组建起学校第一支足球队。当时不过几名队员,球场也只是凹凸不平的空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郑上路小学的足球开始起步。

1991年,为了更好地打造足球特色,该校先后引进了专业的足球教练马骥、宋建春两位老师,他们组建了仅有18名学生的校足球队。

郑上路小学的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但重视足球、发展足球特色的传统没有变。“以球育人、以球育智,以球育情,让足球教学影响孩子的一生”是他们坚持和传承的目标。

8次全省比赛摘金

20余次郑州夺冠

“郑上郑上,蒸蒸日上”,1996年7月,郑上路小学足球队第一次外出参加全国比赛就取得了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2004年,他们走出国门,代表郑州市赴日本琦玉市参加友好城市足球交流比赛;同年7月,他们在河南省传统学校足球赛取得了第一个冠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04至2012年9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该项比赛中斩获8个冠军,其间20余次夺得郑州市冠军。

去年,郑上路小学获得郑州市“市长杯”甲组冠军。今年2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第31届“新春杯”少年足球赛上,代表郑州出战的该校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以10∶0的悬殊比分大胜,摘取桂冠。

在全国、省、市的小学足球比赛中,厚积薄发的郑上路小学足球队成为一支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王牌军,队伍里也涌现出国家男足主力郜林、女足主力古雅沙等国家队明星,而在河南建业、上海申花、浙江绿城、中国足校、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城建女足等著名球队中,都有郑上路小学足球队队员的身影。

现在郑上路小学常设4支队伍,学生按照年龄分为一到二年级、三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共4支队伍,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训练,训练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此形成了有效的梯次,保证校队人才源源不断。

营造氛围,让学生爱上足球

在校长郑晓艳看来,让学生爱上足球,首先是受到足球氛围的感染,慢慢对足球产生兴趣。在郑上路小学,每年都会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其间不仅有年级联赛,还有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文化宣传、足球创意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解足球;学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快乐足球”,介绍足球的起源、规则、发展历史,更有和足球相关的“美文品读篇”“综合实践篇”,有声有色;学校还编排了足球健身操,在每天的体育大课间,学生们人手一球,进行着寓教于乐的足球基础训练……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出入校门必经的一面“球星墙”,上面有20个出自郑上路小学的国字号球员的照片、简介以及他们专门给母校留下的金色的手模,很多孩子虽然看过多次,走过这里还是会停下脚步,行注目礼。

如今的郑上路小学每年向国内各级球队输送百余名球员,成为不少中超豪门经常上门选苗预订的热门学校。

今年5月19日,国家教育部校园足球督察组来到郑上路小学,被这里浓郁的足球氛围深深感染。交流中,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对郑州的校园足球工作提出表扬,并表示:“河南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是全国领先的!”

■结束语

希望“最强”变诸强

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我国,振兴“三大球”,已经从民间关切上升为顶层设计,并从共识付诸行动。

“三大球”从娃娃抓起,也成为政府发展体育的重中之重。

2015年12月,郑州市政府公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其中专门提到,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要先从学生娃抓起。根据意见,到2020年郑州将实现每个县(市、区)有2块以上标准公共足球场,每所大专院校建有一块标准足球场,100%中小学建有多功能球场,50%的中小学建有小型足球场或笼式足球场,20%行政村建有简易足球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可以向往,在未来,郑上路小学、黄河路二小、建设路二小这样的“足篮排”最强小学,一定会争奇斗艳,层出不穷,而到那时,究竟谁最强,恐怕就不好下定论了。

而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67686 2016-09-05 00:00:00 一 娃娃足球抓了30多年 输送20名“国字号”球员KeywordPh郑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