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默默耕耘铸春秋 心系教育献真情 上一版3
最美教师十佳提名奖 他们是怎么做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最美教师十佳提名奖 他们是怎么做的?

“为了学生们的成长与学习,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疾病、家庭,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9日上午,在中牟县第32个教师节大会上,湛少颖、王桂香等10名教师,获得最美教师提名奖。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李淑娟 刘客白 冯俊超

通讯员 孙呈丰 袁云亮 王辉

王金瑞 李伟超 文/图

湛少颖

把时间都给了学生

湛少颖,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老师。任教11年以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她每天早出晚归,是个工作狂,时常不顾家里。有次她正在与学生谈心,5岁的儿子出现在教室门口,哭着找妈妈:“爸爸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家害怕。”

2014年,她被查出有甲状腺结节,疑似恶性。医生说得马上手术,因临近中招,她把手术推迟近一个月,她说孩子们的考试重要。那年,班里的中招成绩异常优异。

王桂香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王桂香,中牟县韩寺镇古城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15年以来,她对每个学生都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孩子落下一节课,”是她的座右铭。

在她的班级里,留守儿童很多,他们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她就照顾孩子们的一切,孩子们的脸脏了,她给他们洗;头发乱了,她替他们洗;衣服不整洁,她帮他们整理。

她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妈妈,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王桂香的印象。

燕素丽 学生们的女师傅

燕素丽,中牟县第一职业高中电子班的班主任。教学中,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从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到精美作品的出炉,从手把手地示范到流水线的制作,学生们在她的课上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精彩。

职业教育15年,她不仅在专业教学上下功夫。她所带的每一个学生,总是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她看来,只有了解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培养他们。

她总说,作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健康成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杨立新 带病给学生们上课

杨立新,中牟县城东路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20余年,她有一个习惯:每到新的班级教课,总是让学生们写《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她希望通过学生的文章,以此来完善自己,向着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迈进。没过多久,她就会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们都能心领神会。

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课程,她很玩命。因长期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有严重颈椎病的她,每天都要吃药。有一次,她疼得抬不起头,不得不住院治疗,大家都以为她会在医院好好休息,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去上课。上完课她又跑到医院输液,输完液她又回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张新彩 待学生如亲生儿女

张新彩,中牟县官渡镇第一幼儿园教师。她教的孩子们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缺少父母的爱。她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子女。

每天,从上课到放学,都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上课、带孩子活动、给他们洗脸梳头、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她从来没有厌烦过。有时候孩子们尿裤子了,她就给他们洗、帮他们换上干净衣服。

回到家里,她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她说,生活再难,也动摇不了对孩子们的爱,自己要全力以赴,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李瑞清

用爱浇灌无声世界的花朵

李瑞清,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在特殊教育的14年中,她对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课堂上她耐心教孩子文化知识,生活上她悉心照料每一个学生,在她的眼里,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

为教会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李瑞清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听不到声音的孩子发出声音,为此她经常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教他们口语发声,带他们做游戏,忙碌常常让她忽略了家人。但她常说:“看到孩子天真快乐的笑容,听到他们口中发出的声音,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学峰 学生们的大哥哥

李学峰,中牟县姚家镇的一名中学教师。出生于农村的他,深知农村教育的匮乏,毕业后他放弃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农村,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在学生们心中,他更像一个大哥哥。他心思细腻、话语幽默,总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他们有什么困难,他总会主动去帮助他们。他每年都会保存一些他教过学生的一些学习资料,留给下一届家庭贫困的学子学习。有的贫困生买不起学习用品,他总是义不容辞。

“他是一个乐于教书更乐于助人的大哥哥。”他教过的学生们这样评价。

李艳霞 24年的“孩子王”

李艳霞,东风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从教24年来,她始终带一年级的孩子。很多人认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因很多规矩不懂,不好教。但她不这么认为,她喜欢带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她是一个“孩子王”。

她经常和孩子做游戏,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她的乐观、开朗同样感染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和她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她不仅是孩子们心中的“大朋友”,更是老师们眼中的“万能王”。遇到师资紧缺的情况,无论哪门课程,她都能胜任。

王凤霞 把孩子们学习放在第一位

王凤霞,中牟一高英语高级教师。任教21年以来,她始终秉承“使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的班级工作理念,把“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她经常翻阅大量的资料、查阅最新的教学信息,把每节课都上成“有质量、高效课。”

2014年春节前夕,在去上课的路上,她不慎摔倒,当时忍痛继续上课。事后去医院检查:胸十二骨压塑性骨折。医生建议卧床休息6个月,但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她继续坚持上课。

潘魏巧 润物无声 慈母良师

潘魏巧,中牟县刘集镇第二中学的年纪主任兼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潘老师就是他们的家人,学生们没钱吃饭,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学生们生病,她像家人般照顾。潘魏巧带病上课的事感动了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同学都心疼她。她不但是学生眼中的长辈、慈母,也是刘集第二中学的业务主干。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多次获得市县教育部门的荣誉。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经常这样想,我只有用母亲对待孩子般的温暖细腻,才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潘魏巧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69897 2016-09-10 00:00:00 六 最美教师十佳提名奖 他们是怎么做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