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4版:惠济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时报 关注
提升公共文明素养,惠济区准备这么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民素养全覆盖工程 让文明成为城市底色
提升公共文明素养,惠济区准备这么干
道路洒水降尘管理中心到实验小学开展导师活动
第三苗圃赴孙庄小学开展环保主题讲座
看我的足球踢得多棒
志愿者张军胜为孤寡老人服务
志愿者生彩云在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
区实验小学少年宫咏歌社团活动

“要大力开展教育整治年、巩固提升年和规范深化年活动,通过3年时间,实现文明到位、文明到人、文明到心,全力提升辖区群众的文明素养。”

——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惠济区2015年度表彰暨“两抓一保”活动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黄钫就全区文明素养提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记者 蔺洋 通讯员 张超 陈星 李经纬 李雪 文/图

工作

重点

1

规范管理

政策保障,文明之花

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作为惠济区2016年度16项重点项目之一,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作已成为全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措施。2016年2月,《惠济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惠办文[10]号)出台,区委根据各单位工作职能,落实目标,明确职责,确定了以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为总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教体局、区科工委等20家党政部门为20项分类任务牵头单位的3年行动方案,同时各牵头单位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设定阶段目标,并分别制订了各项任务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为实际工作的行动做充足准备。

此项工作时间跨度有3年之久,工作内容包括宣传教育、实践养成、规范管理等20项目标,牵头和责任单位更是涉及全区各单位、8个镇(街道)、3个开发区以及辖区各级文明单位,设定有效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久久为功,积小胜成大胜成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程顺利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上半年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作中,根据“统筹协调、分步推进、长效常态”的整体思路,区文明办严格遵守周总结、月汇报、季排名制度,制定出相关方案措施和工作台账。协调各牵头、责任单位在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文明行为、完善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出一系列行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区市民文明素质的增强和城乡文明素养的提升。

规范管理,大美惠济

公共文明素养提升离不开城乡文明水平的提高,以区市政管理中心、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郑州市公安局长兴路分局、公安局大河路分局等部门为首的牵头单位,以连霍高速路林业生态景观带、京广快速路北延生态廊道、江山路南段生态廊道和S312(江山路至荥阳界)生态绿化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范管理为重点任务,以市容市貌整治规范、各类交通违法违规治理等为日常工作,有力巩固了公共文明素养工程的阶段成果,努力打造惠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氧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一场凝聚全区各方力量取得最终胜利的战役,每一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的尽职尽责、积极行动,以及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努力奉献,都是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最重要保障。

工作

重点

2

宣传教育

依托载体,系统学习

发放公共文明知识读本是惠济区2016年上半年文明素养提升工作的重点之一,该区将“五小行业”、景区、学校、建筑工地、辖区社区、行政村和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作为重心,共在全区范围内发放惠济区公共文明知识读本和郑州市公共文明基本常识通俗读本共计5万册。

以读本为载体,实行多部门联动,针对辖区重要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读本学习教育活动,如各区直局委、乡镇街道办事处、各级文明单位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分别召开学习培训会,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共文明基本常识;区工商质监局走访“五小”商户,将1000册知识读本发放至商户手中;区残联在全区8个镇(街道),向残疾人发放4000余册知识读本,并组织召开各级培训会议等。

与此同时,根据读本内容,区文明办制订出2016年度学习计划,在各单位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每一季度由区文明办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试卷编写和考核打分,考试采取开卷或闭卷的形式,激发学习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目前已实现读本全区覆盖、常识普及有序推进的阶段目标。

各司其职,齐头并进

作为总牵头单位,区文明办协调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积极开展“六文明”工作,在全区各行政单位广泛开展“文明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文明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政法委、区政府法制办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执法行为规范,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行政执法方式;区文化旅游局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加大对辖区节假日出游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市民文明出游意识,着力推进“文旅、商旅、农旅、工旅、康旅”五旅融合发展;以区工商质监局为文明经营牵头单位,促进各类市场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切实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区食药监局和区商务局“文明餐桌”领导小组在上半年工作中,以学校、辖区餐饮业等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文明餐桌”的宣传工作和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市民树立资源节约和珍惜粮食的意识;在文明交通方面,牵头单位郑州市公安局长兴路分局、公安局大河路分局继续加大对辖区内交通设施的巡查力度,深入基层开展文明交通意识教育活动。

工作

重点

3

实践养成

惠济文明创建推行“两个清单”机制

“明确任务、划定标准、理清责任、惩戒分明”几个词可以说是对惠济区文明创建工作“两个清单”机制的最好概括。

8月23日上午,惠济区召开2016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对全区下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辖区8个镇(街道)分管宣传副书记,区委办、区委政法委、区城管执法局等牵头单位的主管副职共37人参加了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区文明办下发了惠济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项整治任务清单》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负面清单》,根据郑州市文明委、郑州市文明办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作为镇(街道)代表花园口镇、刘寨街道办事处,区直机关代表区城管执法局和区教育体育局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开展情况在会议上作工作汇报。

在听取了各代表单位的工作汇报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健在讲话中指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是要加强整改,争取荣誉,根据创建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各牵头部门分管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带头作用,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二是要加强宣传,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平台,注意挖掘基层新闻线索,明确各单位新闻信息报送任务,培养一支高素质宣传员队伍;三是要加强督导,统筹推进,充分把握好公益广告宣传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两个基本动作,以“两个清单”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推动创文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开展。

独创“家庭文明代表制”“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

“家庭文明代表制”和“未成年人导师制”自2008年惠济区首创以来,作为全省、全市力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名片,也一直是该区的亮点和重点工程,那么“两制”的工作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所谓“家庭文明代表制”,就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户推选一名文明代表,发挥文明示范作用,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文明模式。而“未成年人导师制”则是抽调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志愿服务精神的教师、社区居民、社会专业人士等组建的导师队伍进入校园对广大未成年人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开展校内或校外教育辅导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以家庭为单位从整体上来提升家庭成员文明素质、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推进家庭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细胞工程,自今年上半年开展家庭文明代表的工作以来,截止到6月底,已在全辖区评选出10469户家庭文明代表,并联合辖区内企业举办11场“百姓宣讲进基层”活动,期间各镇(街道)印制10万余份“争做家庭文明代表”活动倡议书,发到每家每户,以及印发“家庭文明代表”宣传海报1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200余块,到各村(社区)进行广泛宣传,使家庭美德深入人心。

对于未成年人工作,区文明办近几年一直不断追求创新,探索更好适应未成年人成长的需求和方法,坚持校本教育为先,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创新“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2016年3月30日,区文明办与区教育体育局联合下发了《惠济区“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活动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思路,强化了如家庭教育、科普教育、德育教育、文化教育、普法教育、三理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阳光少年、学雷锋教育等11大导师团的作用,采取校内或校外基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辅导方式,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要总结,截至6月底,融合文明单位、区直部门、中小学校及学生家长等群体的导师团队伍,分别入驻全区42家中小学校,采取校内或校外辅导方式开展辅导活动达1000余场次,受众学生达4万余人次。

惠济区“志愿者服务”风生水起

惠济区于2011年6月成立了由区文明办牵头,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教体局、区科协、区残联、区红十字会和区老龄办共同参加的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由区文明办牵头负责全市志愿服务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运作,逐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惠济区已建立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制度,建立入会培训、实习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加强志愿者组织内部建设,提高凝聚力,经常性开展志愿精神宣传、业务研讨、文体活动等,增强志愿者对志愿组织的归属感。目前全区已注册志愿者5600余名,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场,服务累计时数360万小时,服务80万人次。连续5年被评为“郑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还建立了全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志愿服务站——河南省体育中心“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并依托示范点模式延伸服务触角,先后建立了11个社区站点、15个窗口单位站点、两个公共场所站点。通过“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志愿者开展系列活动,引领辖区党员干部以及更多居民踊跃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事业。

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惠济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将继续秉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问题导向与实效导向,狠抓落实,通过3年的点滴努力,铸就惠济文明飞跃提升。

2016年

第一阶段

教育治理年 实现文明到位

2017年1月

2016年12月

第二阶段

巩固提升年 实现文明到人

2018年1月

2017年12月

第三阶段

规范深化年 实现文明到心

2018年12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70312 2016-09-13 00:00:00 二 提升公共文明素养,惠济区准备这么干KeywordPh市民素养全覆盖工程 让文明成为城市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