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义薄云天刘学士 解民倒悬党将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义薄云天刘学士 解民倒悬党将军
村民在为记者介绍杨桥口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夏秋之交,黄河上游普降大雨,河水猛涨,狂泻奔涌。位于中牟县万滩镇杨桥村(现为杨桥涵闸,属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所辖)北的黄河大堤被撞开一个口子,肆虐的洪水势如排山倒海,弥漫无际,经刘家集夺贾鲁河扑向东南。沿河村庄房倒屋塌,百姓哭嚎连天,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消息传到京城,乾隆急忙派出治河官员,调拨大批钱粮,日夜兼程,赶赴中牟,堵复决口、赈济灾民。不料治河官员浑水摸鱼,乘机克扣民工钱粮,贪污治河银两。治河工地民怨沸腾,堵复工程数月无果。河口越冲越大,灾民越来越多,怨声载道,哀鸿遍野。乾隆震怒,钦点内阁大学士刘统勋总督治河工程,即日前往中牟县万滩镇杨桥指挥堵复决口,并授给他临机决断的生杀大权。刘统勋到杨桥后明察暗访,根据地方官员和当地百姓的举报,在黄河大堤上当众诛杀了一名姓朱和一名姓杨的贪污治河银两的河道官员,拿二人的头颅到河神庙祭神。“朱杨大祭”威震黄河两岸,治河官员胆战心惊,沿河百姓欢呼雀跃,奋勇争先送物送料,参加治河工程。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刘客白 冯俊超

通讯员 郭从珍 文子 文/图

刘统勋现场指挥堵复工程

出中牟县城向北20多公里就到了万滩镇,沿黄河大堤向西不远就到了杨桥涵闸,顺杨桥涵闸下黄河大堤,就是杨桥村。“杨桥村的老少爷们都知道刘统勋和党将军挡杨桥口的故事,解放前有一出戏就叫《刘统勋挡杨桥口》。”9月11日上午,记者在万滩镇村民朱会军的引领下来到杨桥村采访,今年78岁的朱老妞告诉记者。

内阁大学士刘统勋率大小官员亲临黄河大堤,现场指挥堵复工程,此时治河官员人人勤勉,沿河百姓争先恐后,黄河大堤人山人海,打硪号子震天动地,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不料到最后合龙关头,由于水深流急,风大浪高,成车的料石、柴埽投进去,眨眼间就被洪水携裹而去。河工以为有水怪作祟,惶惶不安,刘统勋搬来座椅,凛然坐在堤头,摘下顶戴,投进合龙口,厉声喝道:“你有圣旨开,我有圣旨挡!”复堤延伸一步,他的座椅就往前挪一步。

刘统勋想方设法寻找党得柱

这夜三更以后,刘统勋刚一合眼儿,忽见一位神仙模样的人站在床前提醒他:“要想打住口,除非党得柱。”刘统勋惊醒,睁开双眼,原来是南柯一梦。“要想打住口,除非党得柱!”刘统勋自言自语,“有党得柱这个人吗?他是人还是神?他是干什么的?住在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到他?”次日天亮,刘统勋召集大小官员发布悬赏寻人告示,责令大家想方设法寻找一个叫党得柱的人。提供线索者,有赏,找到其人者,重赏。

3日后的中午,刘统勋的一名随员正在工地上散发寻人告示,忽然听见一个婆婆的喊叫声:“得柱,得柱,你在哪儿啊?”

这位随员眼睛一亮,循声向那婆婆走去。老婆婆一手提溜着一个瓦罐儿,一手在眉头上搭个凉篷,一边走着一边往远处张望。随员紧走几步来到老婆婆面前,恭恭敬敬作了个辑儿,慢声细语地问道:“请问这位老妈妈,刚才您老人家是在喊谁呀?”

“喊俺儿子得柱呀。你没看天都晌午啦,他还没回家吃饭哩。我是来给他送饭的。”

“敢问老妈妈,您能告诉我您儿子贵姓吗?”

“你是问俺姓啥吧?俺姓党。”

原来党家世代在黄河上当船工,党得柱自小跟着父亲跑船,十几岁就成了一名划船的好把式。两年前的一次沉船事故中,得柱父亲一去不回,连尸首也没有找到。撇下他们孤儿寡母,船没了,家也没了,乞讨流落到杨桥村,在寨门地下的一个门洞里安了家。他们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为了糊口,得柱每天挎一个杂货篮儿,靠卖焦花生、梨膏糖换几个饭钱。这段日子正打黄河口,河上民工多,生意好做,年轻人又喜欢热闹,常常连午饭也不回去吃。这会儿她就是来给儿子送饭来了。

寻得党得柱 杨桥口堵复成功

老婆婆在合龙施工最热闹的地方找到了她的儿子。随员不由暗暗吃惊:党得柱虎背熊腰,浓眉大眼,古铜色的国字脸上透出一股英雄气概。随员双手保全:“我是当朝内阁大学士刘统勋刘大人的随员,刘大人四处派人找您已经3天了。”

党得柱问道:“我一个村野百姓,刘大人找我有啥事?”“见到刘大人你自然就会明白的。”说着,随员领着党得柱母子二人去见刘大人。

刘统勋一见党得柱站在面前,禁不住心里暗暗高兴。他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又把堵复工程的进展情况与合拢遇到的难题一五一十向他们母子俩讲了一遍。最后向他们转述了神仙托梦的经过。刘统勋双手拉住党得柱的手,眼含热泪地说:“今天得遇得柱兄弟,真是天助我也!还望兄弟教我合拢法术,解救千万沿河百姓的苦难。”

听了刘统勋的一席话,党得柱豁然明白。遂郑重地说:“我是黄河船工的后代,祖祖辈辈饱尝黄河水灾的祸害,刘大人为除黄水灾害,拯救沿黄百姓废寝忘食。我作为沿黄百姓的子孙,岂能袖手旁观!请刘大人把我捆在柳埽当中,投进龙门口里,如能挡住洪水,我死也甘心!”

刘统勋声泪俱下地说:“好兄弟,请兄弟放心,兄弟的娘就是我刘统勋的亲娘,老娘晚年的一切全有我来担承。”说着,刘统勋转身跪倒在党得柱母亲面前:“母亲大人,请受孩儿一拜!”

党得柱见刘大人跪下向母亲磕头,也郑重其事地跪下向母亲磕了3个响头,站起身说了声:“娘,我走了!”转身大步向合龙门口走去。

刘统勋紧跟在党得柱的身后来到合龙现场。吩咐民工将党得柱捆进柳埽,几个人抬住他投进了急流翻滚的龙门口里。突然,奇迹出现了:龙门口的激流中伸出一只巨大的手掌,掌心一个清晰的“党”字闪闪发光,而且那手掌越来越大,变得像簸箕,像笸箩,像一座小山。再看龙门口的河水打着漩涡往老河道里流。现场欢声雷动。刘统勋一声令下,龙门口两边早已备好的柴埽、石料一齐往下投放。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归槽东流,杨桥口堵复成功了。

关于党将军的传闻

“党将军庙当时就建在杨桥村黄河大堤的半坡,我小时候还记得拆庙。”今年66岁的杨桥村村民胡长河说,党将军庙里面还供奉有刘统勋的牌位,后来万滩镇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会屋”,人们就把党将军和刘统勋的牌位“请”到“会屋”,“会屋”被毁时,党将军和刘统勋的牌位不知所向。

朱老妞告诉记者,50多年前,杨桥村当时是黄河大堤下面的一个大水滩,大部分村民外出到新蔡县和平阴县逃荒要馍(要饭),外县人一看要馍的不用问就是杨桥人。

史料记载,清代黄河泛滥频繁,所以对治河十分重视。在大力治河的同时,人们也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一系列的黄河水神大王将军便应运而生。党将军便是清代黄河大将军之一,也是河神黄大王的随班八大将军之一,其职能是“管理河道,填埽闭塞”。

还有一种说法,党将军姓党名柱,清代《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记载了党将军的故事:将军讳柱,河南封丘县人,为河夫。顺治二年,荆隆决口,钦使敦请黄大王求策。王至,令点河夫内有将军,王留之:“是人将为神。”命送百金于其家。卷将军于埽中,入水少顷,见一蓝手如箕出水面,官民恐怖,请王视之,叱曰:“封汝将军之职,随班侍值!”手即隐,堤工告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70392 2016-09-13 00:00:00 二 义薄云天刘学士 解民倒悬党将军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