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TOP养生 健康大百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治膝痛,约名医,领援助,一个电话全搞定
■健康大科普 坚持规范检测 慢粒才会成为“慢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健康大科普 坚持规范检测 慢粒才会成为“慢病”

9月22日是第7个国际慢粒日。

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患者体内第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导致基因突变而发病的,所以每年的9月22日被定为国际慢粒日。在此次国际慢粒日到来之际,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教授指出,曾经,慢粒是不治之症,生存期只有3到4年,如今,在通过规范治疗和监测后,慢粒已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一样,患者可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 郑报融媒记者 蒋晓蕾

慢粒早期无明显症状 超半数患者低于50岁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血液肿瘤,根据起病缓急、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病。宋永平教授指出,慢粒白血病不像急性白血病那样起病急,贫血、出血感染症状明显,绝大多数起病缓慢,早起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非特异表现,往往不引起注意,偶然在体检或化验时发现脾脏肿大或白细胞增高而引起重视,通过骨髓穿刺化验而得到确诊。宋永平教授强调确诊慢粒白血病必须要做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必须要找血液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分期、预后评估、制订治疗方案。

“慢粒白血病年发病率大概为百万分之五,我国占所有白血病的五分之一,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在西方国家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而中国以中年多见,中位发病年龄为45到50岁。我省慢粒中位发病年龄为45岁,男43岁,女47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超半数患者年龄低于50岁,正好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说得了这个病的话对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宋永平教授说。

通过规范治疗 可以让慢粒成为“慢病”

白血病能治好吗?数十年前无论是从影视作品中还是专家意见中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可治愈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诊疗手段的提升,目前长期存活的白血病患者越来越多。

宋永平教授介绍,针对慢粒白血病分子靶向药物有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和尼洛替尼(商品名:达希纳)等,伊马替尼可以使近90%的病人达到疾病缓解和长期生存,但仍有部分病人因为耐药而复发,并且需要一辈子吃药不能间断。而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尼洛替尼比伊马替尼疗效更好、作用更强,可以克服伊马替尼的耐药,使病人更早、更快、更深地达到分子学缓解,部分病人可以停药而达到治愈。

最近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达希纳可用于慢粒白血病的一线治疗,这就意味着新确诊的慢粒患者可以直接接受达希纳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有新的分子靶向药物问世,白血病的治疗目标不单纯是追求长期缓解,而向更高的目标——彻底治愈迈进,宋永平教授说。

定期基因监测非常关键 八成患者没有遵循规范检测

慢粒的致病关键是BCR-ABL融合基因异常,在服用分子靶向药物的同时, 定期BCR-ABL基因监测不可或缺。“然而,近八成患者没有坚持规范检测,九成患者不清楚治疗的最佳反应指标是什么”。

宋永平教授指出,这部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令人堪忧,或成慢粒治疗瓶颈。“慢粒药物本身昂贵,患者希望每一分钱药物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不规范检测反而违反这一初衷,导致疗效欠佳。许多患者信任医生,这是好事,但是应该主动熟悉相应的指标和检测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事关患者的生命”。

今年8月《中华血液学杂志》已正式发表了《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版》。最新《指南》的更新,明确了无治疗缓解就是功能性治愈,并进一步指出更早更深的分子学缓解是患者最终实现无治疗缓解的基础。控制慢粒,目前简便而灵敏的方法是用PCR仪定量检测BCR-ABL基因。定量检测BCR-ABL基因是判定疗效、评估病情必需,也是何时吃药、吃多少量及能否停药、何时停药而不致疾病复发的保证。

■小贴士

为了有助于实现治疗里程碑,患者可以做些什么?

1.严格遵医嘱服药 2.接受定期标准化PCR检测以监测进展情况 3.遵守与医生的随访约定 4.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交流 5.如果未实现治疗里程碑,与医生沟通,看是否需要改变治疗方式以获得更深度的缓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71685 2016-09-21 00:00:00 三 ■健康大科普 坚持规范检测 慢粒才会成为“慢病”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