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寺镇箜篌城遗址,据《中牟县地名志》记载:“古为箜篌城(城址尚存)。汉高祖大战秦将杨熊于此。明称邢铁寨。清名古城村,简称古城。东西主街,聚落成长方形。古城西北两面城垣尚存,夯土层清晰可辨。四角有高台,西北角最大,高达1.5米。城外有古墓群,出土文物有铜刀、铜腰扣、铜箭头、灰陶仓、灰陶罐、布币、汉五铢钱等。”古城遗址及古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8月郑州大学历史文学院教授张诚和考古工作者对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箜篌城遗址的夯土层考证后认为,远古时期的箜篌城,周围水草丰盛,竹林繁茂,为制造乐器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箜篌城应属于商代遗存,中国第一个乐神师延及其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并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声”。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郭倩楠 荀宪红 文/图 从“老城头”传说中追寻中国音乐之源 现在的古城人把箜篌城遗址称为“老城头”。关于“老城头”,村里流传着很多传说,其中两个传说流传最广:一是“金马驹”的传说。相传在“老城头”的主峰下,藏着一个一个金马驹,每到黄昏后,金马驹就出来在旷野里撒欢,浑身金光四射,同时身上发出悦耳的响声。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在金马驹出没的地方,先后有三人从地里捡起三块金砖,其中两人为古城村人,他们至今都还健在。二是“鼓”城传说。传说箜篌城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整天烟雾缭绕,琴声不断,神仙每每路过此地,都要驻足细听,有时听到入神处,和着乐声手舞足蹈一番。时间久了,神仙便决定在此建造一座城市,把这里变成人间天堂。在一个晴朗无风的夜晚,人们都熟睡了,旷野里一片宁静,神仙们便开始施工了。到天亮,这里就会“鼓”起一座城市。邻村的农妇半夜起来赶集卖鸡,路过古城村的时候,老远就看到前面有东西越鼓越高。农妇吓坏了,为了壮胆,她拍了几下鸡,鸡子便叫了起来。先是一个鸡叫,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鸡叫了起来。这一叫不要紧,神仙们以为天亮了,本来一夜可以“鼓”好的城市,看来完不成任务了。神仙们慌乱了,不得不匆匆收兵。天亮后,田野里留下一道高高的土堆,是神仙们的“半拉子”工程。直到如今城墙的遗址还可以看到。 师延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他精通阴阳,晓明象纬,具有“抚弦琴,则地祇皆升;吹玉律,由天神俱降;听众国音乐,以审兴亡之兆”的神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乐神。在轩辕黄帝之世,他为司乐之官,掌管着朝廷的音乐歌舞,居河南省中牟县东南二十里造箜篌(《太平寰宇记卷二》。他的后世子孙以官名为师氏,尊其为得姓始祖。 王纪成的《中华民族1000个第一》中,把师延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位乐神宗祖,记述了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历史成就。该文说:黄帝乐师师延,掌管着朝廷的音乐歌舞。他演奏的技艺十分高绝,特别是抚一弦琴,刻地之为动。吹玉律,可使天神俱为之降。臣民听其音乐,能知国家大事,能判凶吉。人皆称之为乐神。 黄帝乐师师延,始造九弦琴弹之,可引得百花争艳,万兽来朝。琴音激扬,地动山摇。琴音宛转,百鸟起舞。 水为铃 草为弦 风为曲 郑大教授点赞琴弦上的诗人师延 中牟县东南10公里处有个古城村,隶属于韩寺镇,拥有3000多口人,距黄帝故里新郑市区25公里,距古都开封城区26公里,古代曾为京畿之地。这一带农民翻地打井,经常挖到古墓、拾到箭头等古物。村边有座古城遗址,相传是古代的“箜篌城”。村前有古城河环绕,桥前立有“古城桥”石碑。 2009年8月,郑州大学历史文学院教授张诚和考古工作者对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箜篌城遗址的夯土层考证后认为,应属商代遗存,中国第一个乐神“师延”及其后代可能在此繁衍生息并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声”。 东汉时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水为铃,草为弦,风为曲,诗中的“箜篌”经专家考证,是一种起始于我国的古老的弹弦乐器。 北宋初年《太平寰宇记》载,“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20华里,昔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箜篌城”,应该是古代集中制造箜篌这种乐器的城池。 《中华民族1000个第一》中这样说:“黄帝乐师师延,始造九弦琴弹之,可引得百花争艳,万兽来朝。琴音激扬,地动山摇。琴音宛转,百鸟起舞。”这里的“九弦琴”就指箜篌,箜篌是黄帝乐师师延始造。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郑州大学张诚教授认为,中国音乐鼻祖师延活动的地域,大致在河南的中部和北部。中牟县地名工作者肖自才认为,有文献这样记载:“昔师延居此造箜篌,以悦灵公。”“居”和“在”,一字之差,然更加真实地记载了师延的祖籍身份。也就是说,师延可能是以制造箜篌而得名的“箜篌城”中人。 郑州大学副教授陈隆文认为,今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一带,上古时期是圃田泽、萑苻泽相拥的一片高地,木秀竹茂,环境宜人;且离古都新郑、商都郑州很近,有为宫廷制造箜篌等各种乐器、排练歌舞的先天条件。 师延造箜篌的“箜篌城”,就在今中牟的古城村。“师延”及师姓的祖居地,也应在中牟县韩寺镇的古城村一带。 曾经是“师延”、“师姓”乐师长期生活、活动的音乐圣地,数千年后,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原笛派杰出代表”、笛箫演奏家、作曲家孔建华及不少在中国音乐界享有盛誉的演奏家,其间是否有着机缘的巧合? 传说师延历经的世代久远,时而出世时而隐没。在轩辕氏时,师延已经有数百岁了。到了夏朝末年,他抱着乐器投奔殷商。周武王兴师伐纣,师延在涉过濮水时沉没水中了。有人说师延死在水府里,因此,晋国、卫国的民众镌石铸金刻画上师延的图像,不断有人为师延立祠供奉他。 音乐地方特色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近山则清秀,近水则灵性,所以仁者近山,智者近水。 音乐不分古今 没有国界 音乐艺术是历史的沉淀,是历史的回声,也是历史的记载,历史的评价。华夏古人认为:乐自心生,乐曲等音乐艺术是外部表现形式,人类的肢体听从心的命令,善恶都是由心而生,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为形,心为神,是形与神的具体表现。 在从前没有电讯、没有网络,娱乐项目不多的时代,古典音乐是人们必备的消遣和放松的方式。而在现代万花筒一样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古典音乐已经不再是为了消遣,更多的是一种关注和回归自我的方式。音乐不分古今,没有国界,它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现实。 链接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又杜佑的《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后,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印度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