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砥砺奋进 三十年锻造业界传奇 盛放中原 守护新生儿健康人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砥砺奋进 三十年锻造业界传奇 盛放中原 守护新生儿健康人生
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成长侧记
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精英团队
河南首个“最美护士”集体颁奖现场
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学习班现场

10月10日,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中心会议室,第四期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学习班隆重召开,来自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组织主席、美国弗洛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约瑟夫等4名国际专家,为中国儿科同行分享国际前沿儿科诊疗理念和技术。正值郑州市儿童医院“国际人才引智合作交流示范推广月”,该院迎来了史上最密集的6场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由该院新生儿诊疗中心组织的第四期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学习班拉开了国际交流月学术盛宴的序幕。

自1986年10月成立以来,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攻克了新生儿学领域一个又一个学术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引领着河南新生儿学科发展。她们连年举办国际、国家级、省市等继续教育培训,为提升河南新生儿疾病救治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就是由熊虹带领的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团队。30年如一日,为新生儿的健康秣马厉兵、枕戈待旦。

郑报融媒记者 邢进 谷长乐

通讯员 万道静/文 武豪/图

实力雄厚

中西部地区新生儿专业NO.1

在东区医院宽敞明亮、设备先进的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大内科主任、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熊虹感慨万千。

“1986年10月,医院抽调各科优秀医护人员组建新生儿科,当时只有4名医生,10个护士。”熊虹说。设备简陋到没有专门的新生儿病床,一个普通病床躺四五个孩子,连蓝光箱都是自制的。从成立之初的10张床位,该科一步一个台阶,发展成为220张床位、4个病区、3个门诊,43名医生、172名护士的庞大团队。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新生儿科被批为郑州市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市医学重点专科。

如今,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人才济济,既有康文清、张璋等从创业初期就加入团队的“中流砥柱”,又有王江涛、孙慧清这样迅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专家,在科室“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下,形成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如今,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学科实力强大,其中开放45张床位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年收治危重患儿2000多例,机械通气病人超过1100例,抢救成功率98.6%。

开放床位80张的新生儿病房主要收治新生儿重症感染、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

2014年12月全国首创小婴儿病房,解决1~3个月小婴儿收治难的问题。病房实行半封闭式母子同室管理,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如今开设床位已达50张。

2015年成立的早产儿病房,为早产儿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治疗照护。病房采用先进母乳储存冷链,开设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模式,为越来越多的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保驾护航,备受业界瞩目。

“我们已经形成完整、合理、有序的新生儿诊疗体系,并将医疗服务延伸到院外。”熊虹自豪地说。不仅通过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接诊新生儿,还在出院后,通过随访门诊定期随访高危儿,进行长期跟踪指导。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从规模、设备、技术力量、就医条件、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中西部地区第一,国内先进水平,成为省内及周边省份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中心,年运转危重新生儿达到2600余人次,实现将流动的NICU送到患儿身边,为危重新生儿保驾护航。

创新护理

荣获“河南最美护士”首个集体荣誉

“她们并肩作战,用双手托起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躬耕30年,牢记使命,绝不言放弃,她们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爱,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这是2016年“河南最美护士”评审委员会授予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全体护士的颁奖词,她们成为河南首个“最美护士”集体。5月12日电视屏幕前的那一刻,鲜花、掌声和荣耀属于她们,属于这支30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护理团队。

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大部分是无陪护病房,患儿的观察治疗及所有的生活护理都要由护士们24小时不间断执行。因此,所有的护理人员也就顺理成章也成为“宝爸宝妈”。她们值班期间从不离开病房半步,甚至轮岗吃饭时间也不超过30分钟。练就了快吃饭、少喝水、不瞌睡的“特异功能”;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时刻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反应状态,不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同时也更关注患儿需求,帮助安抚患儿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及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这支精英团队,熊虹给予了极高评价,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新生儿疾病诊疗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影响到患儿是否能够顺利康复。

就是这支“河南最美护士集体”,反复探索护理技巧,钻研护理知识,汲取先进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多项护理新技术,多年来一直引领着新生儿护理的发展。新生儿血管细,穿刺难度高,她们在实践中多次创新,成功穿刺河南省第一例PICC置管。为了保护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减少损伤,她们率先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患儿器械性压伤的发生,率先应用透明质酸酶处理液体外渗,有效地降低了患儿静脉输液外渗造成的局部皮肤损伤。

至于实践中的小创新,小发明则不胜枚举,如棉被自制的鸟巢、水袋自制的塑形枕,改良的吸引装置、各类导管不同的固定方法、PICC的改进应用技术、新生儿个体化的护理等。

就是这种坚持创新的精神,使得这支团队在2015年国际护士节医院的护理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2015年“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荣获三等奖。受河南省感染控制中心委托,制作新生儿培养箱、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的消毒流程教学光盘,全省发行,推广应用,为河南省临床优质护理提供了创新理念及高水平护理的范本。

守护生命

致力于河南新生儿救治水平提升

如今的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是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位居国内一流、省内领先行列。近10年来,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参与国家多中心协作科研项目5项,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

今年,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成立30年,举办4次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学习班,面向国内外医生,由国际继续教育组织派出专家、教授,讲授与分享国际新生儿学科最前沿的技术和成果。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奥地利、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教员3次在学习班上授课,而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也因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被该组织授予国内唯一的一家“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中国(郑州)基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提升全省新生儿救治水平方面,新生儿科更是绝不藏私,除了国际新生儿继续教育学习班外,熊虹和其团队还先后举办了河南省危重新生儿理论技术培训班、危重新生儿抢救新进展学习班20余次,深入基层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累计培训基层人员5000余人次。同时,通过中原儿童医疗集团儿科医联体,每年对成员单位医生、护士进行深度培训,为提高全省新生儿疾病救治和护理水平作出卓越贡献。熊虹主任和NICU的康文清主任、新生儿内科病房的张璋主任还被国家卫计委授予新生儿复苏培训省级教员。

在这30年中,新生儿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医患佳话……2007年,接诊首例连体男婴,新生儿科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为这对男婴日后接受分离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由新生儿内、外科密切配合,使河南省首例连体女婴“平平、安安”分离术后全成活平安出院回家,居功至伟。2010年至2013年,救治温县“五胞胎”、杞县“四胞胎”、襄城“三胞胎”……

这每一条轰动绿城的新闻背后,都是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心血与付出。在医护人员拯救的危重新生儿中,体重最轻的仅675克,胎龄最小的26周,抢救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达99%以上。

30年来,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任和赞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75925 2016-10-11 00:00:00 二 砥砺奋进 三十年锻造业界传奇 盛放中原 守护新生儿健康人生KeywordPh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成长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