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牟时报 关注
颜值高、诗文好,帅哥潘安还有啥魅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颜值高、诗文好,帅哥潘安还有啥魅力
潘安,灿烂古今的中牟文化名片

编者按:潘安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美男子,《晋书·列传二五》记述:“岳(潘安)美姿仪。”《世说新语·容止》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后人诸多考证,发现潘安不仅姿仪美,而且品行美、诗文美,集忠孝、仁义、友善于一身。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深入、更详实地了解这位先贤,本报从本期开始连载《潘安,灿烂古今的中牟文化名片》一文。全文将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多侧面、多角度地向读者朋友展示潘安生活片段,透视其内心世界,尽可能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潘安。

潘安名岳,字安仁,乳名檀奴。潘安,是民间流传的习惯称呼。有学者认为,潘安这一称呼源于杜甫《花底》诗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之。

潘安,生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公元247年),魏晋时期荥阳中牟潘家庄(今河南中牟县城关大潘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潘岳祖父潘瑾,官至安平太守;父亲潘芘,琅琊内史(相当于太守)。显而易见,当时的潘氏一族虽不是贵族显宦,但也是衣食无忧的中级门阀。而且潘氏家族以文学名世,颇受一些高门世族的关注。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严淳

文/图

睿智童年

潘安的家庭既是官宦之家,又是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就接受着良好的文学熏陶和儒家思想的教育,加上他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博闻强识,更是出类拔萃。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的潘岳即以聪颖睿智闻名乡里,乡邻们称之为“奇童”。

说起这一点,中牟县退休教师段希哲认为,有民间传说,潘安生来就与众不同,从不会哭;出生几个月后,就面如桃花白里透红,清秀的眉目间透出英俊;他记忆力极强,悟性特高,几岁便能诵书,对《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几乎过目不忘。因此,家人及众乡邻都认为他是“神童”,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其父潘芘决心对他精心培养,为了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便多方寻求各地名师。最后,打听到中牟县城西关鲁恭祠内有一位姓恒的道士在那里开馆授课。该道士饱读诗书,教学有方,且气度非凡,潘家便送潘安到鲁恭祠就读。潘安聪明好学,进步很快,深得老师喜爱和同学们的敬慕。

鲁恭祠距离潘家庄仅有二里之遥,潘安每天夜读晚归,潘母放心不下,便天天到村口等儿子回来。有一天,潘母发现潘安的情绪有些低落,便问潘安出了什么事,犯什么错了,潘安回答说,今天听课用心不专,受到老师责罚。潘母非常生气:“这还了得?明天一定要向老师认错,并保证以后不再如此。”潘安诚恳答应:一定遵命行事。

在母亲的严格督促下,潘安的学习十分用功,学业特别优异,几年以后,诗词书赋尽通,且能出口成章。一时间,潘安的才貌均在家乡享有盛誉。

他几岁就能作诗应对,少年时,四书五经就记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一次,他去邻家看办丧事,吊丧的家人及亲朋哭声嚎啕,悲痛欲绝,就有人说:“这家里人一死,真是久旱又遇天断云哪,剩下这孤儿寡母怎么过呀?”潘安觉得这种说法不够恰当,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说得不对,人死应像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样,这树上落下的叶子再也接不上来了。怎么能说是久旱又遇天断云呢?”众人听了都夸他比方打得好,比喻浅显而准确。此事传到乡邻里,大家都认为他是“奇童”,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几十年后,潘安的妻子去世了,潘安在《杨氏七哀诗》中果真这样写道:“漼如叶落树,邀若雨绝无,雨绝有归云,叶落何时连?”

大潘庄的潘克勤老人曾向我们讲述过一段潘安与西瓜的故事:潘安小时候,跟普通孩子一样,贪玩、好奇心强。那时,每到夏天,他就跟母亲回到老家大潘庄村度夏避暑。回到家乡的他,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他最好玩的游戏就是斗蛐蛐(蟋蟀)。为了找到个大、勇猛、善斗的蛐蛐,他经常带着小伙伴们到西瓜地里去找。因为他知道,蛐蛐喜欢潮湿,而西瓜地里有浇地土井,土地潮湿,适合蛐蛐做窝藏身。在西瓜地里,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挖泥土、逮蛐蛐,常常会弄得满手泥土,热了抹汗又会把脸抹成了“花狗脸”;逮蛐蛐逮累了,就趴在瓜棚里歇歇,让看瓜人摘个西瓜吃。

因为手脸太脏,看瓜人切开瓜以后,先让他们用西瓜汁洗洗手脸,并哄他们说:“瓜瓤洗洗手,手脸似白藕。”潘安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所以每次吃罢瓜,他就又用瓜皮擦去脸上的汗水,再摘些瓜叶、麻叶把脸擦干净。小潘安的皮肤本来就白,用西瓜汁一洗,更显得白里透红,细腻好看。看瓜人不禁赞叹说:“檀奴少爷真是金童下凡了。”听到夸奖,小潘安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看瓜人那里,小潘安不仅学会了用西瓜汁洗脸来保养皮肤,还学会了传统的储存西瓜的办法。在家乡过完夏天,临走时,他总要求母亲带些西瓜返回京城洛阳。回到洛阳,他便用在乡下学到的方法把七八成熟的西瓜埋在泥土或粮囤里,这样就可以一直吃到中秋节。而每次吃西瓜,他都要用流出来的瓜汁洗手,用西瓜皮擦脸,以保持手脸的细白红润。

钟情至爱

尤其值得现代人惊叹的是,潘岳用情专一、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观。

潘岳曾在《怀旧赋》中这样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这说明,他12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

时隔16年后,两人携手走进婚姻,在以后的24年婚姻生活中,夫妻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后来妻子仙逝,潘岳还一直保持着对杨氏的至深感情,终未再娶。当时的人们为了赞美他们的爱情,将他们的故事编成神话——

传说天庭的王母娘娘身边本来有一对金童玉女,王母对他们十分怜爱。一天,王母要在蟠桃园举办蟠桃会,以仙桃招待众仙,并提前命金童玉女前去张罗。经过紧张地筹备,蟠桃大会如期举行,各路神仙欣然而至。王母娘娘心中非常高兴。于是,想随手拿起一个桃子作“由头”,准备“隆重致词”。不料,问题出现了——原来她面前没摆桃子。

如此尴尬的场面,可谓大不敬。这还了得?经查,是玉女负责这项工作。便怒喝道:“来呀,将玉女推出去斩了!”话音未落,场外有人喊道:“刀下留人——!”随即,金童捧着一盘又大又鲜的桃子进来,往王母娘娘席前一跪,说:“玉女姐姐原来已经摆好了桃子,可小仙看众人面前的桃子都比王母面前的桃子出色。于是就擅自撤了下去,又摘来一盘。”

王母娘娘一看,金童捧的这一盘桃子果然比其他桃子好了许多,又大又亮又鲜。于是怒气稍解,命金童将桃子呈了上来。并严肃地说:“念你忠心至诚,死罪赦免;然而不知轻重,误了开会时辰,活罪难逃。着你下界投生去吧!”旋即,几名仙兵仙将走了上来,抬起金童,往凡间投了下去。玉女见状,叫道:“金童哥——!”随即冲到玉栏,也扑了下去。

金童下界以后,因为事由蟠桃起,便投生潘家,即托生为潘岳。所以潘岳为赎前罪,以补前世之过,便大力提倡种桃植李,于是便有“河阳一县花”的传奇。

玉女为自己的失误而深深懊悔,又为金童替她顶罪而感动。加上她和金童平时形影不离、情爱深笃,于是便追了下去,投生杨家,后嫁潘岳,以报前情。婚后二人恩爱无比,情深意浓。

以至于潘安在杨氏夫人仙逝后写了著名长诗《悼亡诗》,深切地悼念杨氏,寄托自己的哀思。“潘杨”成了后世夫妻恩爱的代词。

再说王母娘娘在金童玉女下界后,也深感懊悔。便暗暗命赤脚大仙下界去把他们召回来。因为王母娘娘至尊至贵、金口玉言,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立食前言,她在众仙面前金口既开,便覆水难收,总得让这一对儿年轻人在凡间呆上一段时间,不便马上回来。于是严命赤脚大仙:不得超过两个月,违期立斩。

赤脚大仙无奈,只得随身下界,投生孙家,这便是孙秀。孙秀从小就给潘岳当小吏(书童),不离左右。54年后,孙秀投靠赵王司马伦,成功地害死了潘安。前一年,杨氏已病逝。于是夫妻二人,即金童玉女魂飞天庭。后一年,孙秀在乱军之中被斩杀,随即上天向王母娘娘复命。天庭一天等于凡间一年,凡间55年等于天庭55天。因此,赤脚大仙没有逾期,王母娘娘很高兴。(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76429 2016-10-12 00:00:00 三 颜值高、诗文好,帅哥潘安还有啥魅力KeywordPh潘安,灿烂古今的中牟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