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8版:郑事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今年1月27日晚,中国首部关注志愿者电影《为了谁》首映典礼,在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 这部电影去年1月27日在郑州开拍,主人公原型是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孝慈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菊。 郑报融媒记者 张翼飞/文 通讯员 孟鑫/图 从独行侠行善,到带领团队做公益 49岁的张菊老家是周口太康,很早就在郑州经商,也是河南最早的驴友之一。她曾经到过青海、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十多个省市,去的大都是人迹罕至、极为偏僻的旅游未开发地区。正是在这些地方,她发现了不少依然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每次都是倾其所有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孩子。 1997年,她把生意交给丈夫,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之中。最初,她是个独行侠,自己寻找弱势群体,自己拿钱接济对方。时间长了,她感到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而需要帮助的地方和人群太多了,必须有组织有团队地来做。 2012年,她加入金水区红十字会孝慈志愿者服务队,2013年任队长,成了全天候的志愿者,身体力行地带领队员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济困、寻亲、赈灾”等各项公益事业之中。 扎根“穷窝”,为缺水地区建起9座水窖 2014年6月,张菊根据志愿者提供的信息,来到距离郑州200多公里、地处伏牛山深处的鲁山县下汤镇杨家庄村。这个村总人口约1500人,除去长期出外打工的,剩下的600多人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靠天吃饭,吃水穿衣都没有保障。 “发现穷窝了!”张菊对团队成员说:“这下子够忙活一阵子了,暂时不用再到别处寻找救助对象了!” 之后,张菊便在杨家庄小学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两年。通过她的努力,一批批衣服、粮油、学习用品以及爱心款,像一股股暖流不断注入杨家庄,累计价值超出百万元,受益对象包括杨家庄之外的周边其他山村。更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去年七八月份,张菊发动社会爱心力量融资十几万元,在有村民居住的地方分别建造了9座水窖,彻底解了这里的“干渴”之苦。 帮助贫困孩子 走出大山接受教育 多年来,张菊除了积极组织扶贫助困、关爱空巢老人外,还重点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实施救助,受她救助的孩子已经超过千人,她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爱心妈妈”。 王泽言,今年11岁,女孩,鲁山下汤镇龙潭村人。她出生不久,有智障的母亲就走失了。3岁时,她父亲在工地干活从高处摔下受重伤,卧床不起三年多。当张菊走访到她家时,发现她家周围的草长得有一人多高,房子窗户都没有玻璃,连塑料布都没有盖,冬天屋里像冰窖一样冷。张菊和她交流,发现她面无表情,因为长期不说话,连语言功能都快要丧失了。 张菊给她找到了结对帮扶人。今年暑假,张菊还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了一个月,随后把她送到了马沟儿童福利院。 张菊不断把像王泽言这样的孩子从闭塞的山沟送到生活条件好特别是能受教育的环境里。 志愿者电影《为了谁》 将在全国公映 18年来,张菊和她的团队累计为弱势群体募集善款430万余元,仅2013年至今就为社会募集款物200多万元,用于贫困山区的助学、助老、扶贫帮困、爱心水窖建设等。 2014年,登封希望文武学校校长刘刚在鲁山走访救助孤儿时,听说了张菊的许多故事,便决定投资拍摄以张菊为原型的中国首部关注志愿者电影《为了谁》。 据了解,《为了谁》已完成后期制作,待文化部广电总局审批后,将在全国公映。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