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城市租房住或将能落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我省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耕地将严控

农药化肥使用量

本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新近下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必须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坚持保护者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将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等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公益林管护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

省政府要求,要健全我省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合理调整各级公益林建设布局,将石漠化地区逐步纳入公益林范围,扩大省级公益林面积,适时调整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市、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合理安排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奖励资金。同时,我省将全面开展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在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煤矿开采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重要蓄滞洪区以及重要饮用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耕地严控农药、化肥投入量

我省还将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开展提升农田地力生态补偿试点,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量,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生物农药,防止耕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开展耕地地力评价,优先对生产能力低、耕地质量差、污染严重的耕地进行投入品管控。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补助范围。

为进一步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我省将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南太行生态区等重要生态屏障,平原生态涵养区、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走廊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保护带等重要生态区域,作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重点区域。制定发布《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郑报融媒记者 裴蕾

实习生 鞠丰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86569 2016-11-08 00:00:00 二 无标题KeywordPh